发布时间:2025-11-03 07:05:41 来源: 潇湘名医
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展一项对海洋变暖影响的综合性分析表明,到2300年,多达59%的南极冰架可能在高排放情景下面临消失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最多达10米。
该研究模型显示,南极冰盖损失在低于2°C的升温情景下会减少很多,凸显出通过确保低排放以保护南极冰架和沿海区域的紧迫性。
据论文介绍,在变暖条件下,南极冰盖正在加速融化,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南极冰盖周围的冰架通过限制冰水流入海洋,充当了保护性屏障,但随着排放增加,它们会变薄和崩塌。此前研究评估了未来的冰架稳定性,但常常忽视了海洋变暖作为冰架衰退的关键驱动因素。
为更好地理解冰架在何时以及何种情况下会失去结构完整性,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法国索邦大学C. Burgard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开展兼顾海洋变暖和大气变暖的模拟发现,冰架无法生存的节点取决于排放情景,在升温到2300年保持在低于2°C的低排放情景下,研究中只有1/64的冰架会无法生存,且风险在2250年后开始增加。相比之下,在升温到2300年接近12°C的高排放情景下,38个(59%)南极冰架会无法存活,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10米。
他们认为,大部分冰架减退会从2085年开始加速,并在2170年达峰,海洋变暖被鉴定为主要驱动因素。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这项研究对高排放情景下的冰架消失估算是保守的,因为崩塌还会由破坏、裂隙、破裂和崩解引发。为了缓解未来海平面上升并保护南极冰架和冰盖的结构完整性,必须首选低排放路径。不过,后续研究仍需关于海洋-冰盖相互作用的进一步数据,以增强对南极冰架稳定性的未来建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