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上映♒️

发布时间:2025-10-29 03:22:54 来源: 财联社

  

  中新网珠海10月28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金海鸥”推优盛典近日在珠海举行,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获评“科学自然类”推荐作品。

  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传媒集团联合出品的匠心之作,是曾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姊妹篇,再度由知名导演闫东担任总导演。

  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全片时长82分钟,历时六年制作。闫东称,该片将呼应“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主题,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登陆全国院线。

  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级别。十五运会吉祥物和珠海城市吉祥物就是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自发布以来便“火爆出圈”,深受公众喜爱。

  《中华白海豚》以港珠澳大桥建设和粤港澳三地合办第十五届全运会为时代背景,围绕名为“珠珠”的中华白海豚归家之路展开叙述。通过摄制组与科研人员追踪其迁徙路径的视角,影片真实呈现了这一珍稀物种因大桥建设暂别家园、又几经周折重返故地的动人故事。

  为真实记录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况,摄制组在中国科学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大学等多家机构支持下,足迹遍及中国、美国、瑞典、英国、泰国等多个国家,以及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完成上百次的海上拍摄,累计行程超过3600海里,采访了21位科学家与17位保护工作者,积累超千小时珍贵影像素材。

  为捕捉中华白海豚如精灵般的灵动姿态,影片运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重型陀螺稳像平台,在海上实现86倍变焦、4K每秒400帧的高速稳定拍摄。这项技术能定格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的精彩瞬间,精准捕捉其眼神、体态和跃姿等细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