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致远】习言道 | 新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提出重大倡议✳️

发布时间:2025-09-02 17:23:33 来源: 人民资讯

  

  中新网9月2日 题:新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提出重大倡议

  9月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当前,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面对全球治理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我们的先辈浴血奋战,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后,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

  然而,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以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站在了历史转折点上。

  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切中了时代脉搏,契合了时代需要。

  如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全球治理。

  此次,在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和针对性。

  全球治理倡议的内涵,有其深刻的文明逻辑。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包含五个要义,分别是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

  “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

  “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

  “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

  ……

  这一倡议,及时回应了“由谁治理”“为谁治理”以及“怎样治理”等问题,为加快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方法论。

  放眼历史,人类社会始终在探索国家间的相处之道。而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和合”二字镌刻其间。

  无论是“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的儒家主张,还是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抑或是此次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文明逻辑一脉相承。

  践行全球治理倡议,中国提出切实行动。

  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

  此次会议上,中方提出诸多实际举措,如发挥好刚成立的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和禁毒中心作用;持续实施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的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欢迎各方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请有条件的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等等。

  8月30日至8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同来华出席峰会的多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密集会晤,“合作”“担当”等成为高频词。

  执大象,天下往。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全球治理倡议……中国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念与倡议,从多个维度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尽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出品人:陈陆军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