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9 20:47:33 来源: 中国网推荐
中新网崇左10月29日电 题:广西崇左打造活力廊道 绘就生机盎然边关新画卷
作者 伍明媚
从花山岩画到德天瀑布,从壮锦工坊到繁忙互市,广西崇左依托中越边境区位优势,以212公里一级旅游大道(边境219国道、313国道)为“黄金轴线”,串联起宁明、龙州等4个边境县,辐射带动44万各族民众,整合沿线13个乡镇、164个村屯资源,打造了一条融汇花山岩画、德天瀑布等5大景区与12个边贸互市点的活力廊道,全力推动“千里边关·百里运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带”崇左段建设,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图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卜花村。崇左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图
“以前靠种甘蔗,现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边贸、搞旅游,收入翻了一番。”崇左凭祥市柳班村一位村民说。据介绍,崇左市沿212公里轴线精准布局9大产业园,构建起“边贸+农业+文旅”三产融合的立体格局,带动12万边境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8854元人民币。柳班村还深度挖掘沿线资源,做强甘蔗、坚果、星油藤等特色产业,延伸链条促农增收。
崇左市还着力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以“一村一品”思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和保护花山岩画文化、壮锦文化、铜鼓文化、天琴艺术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上述提到的212公里民族团结展示带,崇左市建成15个边境“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81个同心文化广场;通过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搭建起交往、交流、交融的“心桥”。“天琴一响,客人都围过来拍照,我们的民俗成了最美风景。”该市龙州县金龙村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说。
图为崇左市天等县霜降节打榔舞活动现场。崇左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图
为进一步丰富文旅内涵、提升游客体验,当地除挖掘民俗文化外,还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崇左市重点对一级旅游大道沿线164个村屯实施生态化改造,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7.0%,领先全国和全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当地75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公路通车率、等级公路通达率和路面硬化率“三个百分百”。
作为边境城市,崇左以数字赋能治理现代化,依托“智慧综治平台”实现风险精准预警、纠纷线上调解,构建“智慧边疆”善治新范式。沿线布设146处5G智能界碑,将异常事件响应时间压缩至8分钟;龙州县水口口岸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货物全流程无缝监管,通关效率提升40%;边境全域推广“数字界碑+云调解”模式,跨境纠纷线上化解率达91%。
下一步,崇左市将继续以“千里边关·百里运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带”建设为牵引,深化“党建+产业+文化+治理+生态”五位一体模式,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从“通路通心”走向“融业融情”,让这条活力廊道真正成为凝聚民族情感、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纽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