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22:11:00 来源: 第一财经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张东方 巩微微)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万喆在接受中新网“中外对话”专访时表示,中国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则着力破除消费堵点,形成创新与消费驱动的增长格局。
视频:【中外对话】经济学专家:“十五五”规划将继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来源:中国新闻网
超常规攻关“卡脖子”技术,科技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
《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
万喆关注到,“十五五”规划建议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既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需要,也是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的关键,更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布局。
她认为,中国旨在强化科技创新部署,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经济增长逻辑。
她分析称,“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力图取得决定性突破。此举将极大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量的基础”。
突破“卡脖子”技术,降低对外技术依赖,不仅有助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将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实现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质的转变”。
“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她强调,通过在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核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国力争在未来产业领域实现“并跑”和“领跑”,从而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是经济增长“质的核心”。
万喆进一步指出,“十五五”规划部署提高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比例,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等政策红利,将直接激励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使得企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推动科技创新与扩大内需形成联动。
破除消费堵点,“十五五”内需提振迎来新突破
《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万喆认为,传统大宗消费升级、服务消费以及投资于人政策,有望成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突破口。
她指出,《建议》明确要求清理汽车、住房等领域存在的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这意味着在推动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以及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将出台更具体的措施。”她说。
万喆分析,“十五五”期间,养老育幼、旅游休闲、错峰休假、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有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向。
“相关政策预计将通过放宽准入和对外开放‘双路径’推进服务供给扩容。”她举例称,扩大外商独资医院、教育领域自主开放试点等举措,将更好地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银发经济和托育产业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此外,城乡居民养老改革也将进一步撬动农村消费潜力。
此外,绿色消费场景也大有可为。依托“双碳”目标导向和消费补贴政策,新型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产品将成为商品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规划要求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因此,未来国家有望进一步增加对新消费业态的支持,推出更多普惠性消费政策。”她补充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