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17:11:03 来源: 香港文汇网
中新网兰州9月8日电 (艾庆龙 马宗礼 马凯)在古丝绸之路上,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曾以“西部旱码头”闻名遐迩,茶马互市的驼铃声曾是这片土地上最悦耳的“音乐”。如今,这座承载千年记忆的商驿,正凭借深厚的皮革产业根基与当地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从传统商贸重镇向西北皮革产业基地跨越。
皮革早已是广河的“血脉基因”。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广河人便搭建起覆盖国内外的皮毛贸易网,为如今的产业辉煌与转型埋下伏笔。依托丝路节点与牛羊养殖优势,广河将皮革加工定为工业强县首位产业,出台文件推动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当前,广河皮革产业规模已颇具分量:拥有13个专业皮毛市场、300多家皮革购销摊点、12家皮革加工企业,常年有6.35万人在外经商。作为核心载体的广河经济开发区,是甘肃唯一以皮革毛纺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聚集24家相关企业,年产值达27亿元,工业集中度高达94.7%,还入选甘肃2024年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今,“原皮收购—加工—制品销售”全产业链已成型,广河正朝着西北最大皮革生产加工集聚区和销售集散地迈进。
充足的原皮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广河“人人爱牛羊,家家善养殖”,超71%农户从事养殖,3.5万户农户、636家牛羊养殖合作社、418家规模养殖场构成庞大养殖体系。当地羊饲养量稳定在300万只左右,牛约14万头,每年屠宰牛8万头、羊120万只,兴旺的牛羊产业为皮革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近年来,广河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完善鞣制、喷涂、成品革等全环节体系,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转型。国富皮革、盛源皮业等龙头企业带头突破,研发低污染皮革加工技术专利21项,牛羊皮加工优等品率分别达82%和65%,实现清洁化生产,皮革皮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也获批甘肃省级创新联盟。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广河当地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克“无硫无灰脱毛技术”“绿色无铬鞣剂及全流程清洁生产工艺”等难题,使生产污染减少30%以上。2023年,广河县获评甘肃省级创新型县,国富皮革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服装革、鞋面革出口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国,成为国际奢侈品牌供应商。
在产业延伸方面,甘肃西裕工贸年产能120万张白板裘皮项目稳定运行;投资3.2亿元的广源隆生物明胶生产线,以“变废为宝”的技术将毛皮边角料转化为食用、药用明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
外部合作也为产业注入新动能。2024年,广河与河北无极县签约结为友好县,并承办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委会年会,吸引全国行业精英考察;2025年,又与中国皮革协会签订共建西北皮革产业基地协议,这些合作不仅为广河搭建了对接全国皮革产业资源的桥梁,更让其在技术交流、市场拓展、标准制定等领域获得了专业指导与强大支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