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保障”的季节工,职业断档如何补?🎾

发布时间:2025-09-01 06:38:42 来源: 伊秀女性网

  

  旺季月入2万多元,淡季却面临收入不稳、社保断缴——

  “半程保障”的季节工,职业断档如何补?

  阅读提示

  “旺季全力挣钱、淡季多元发展”是季节工的理想工作状态,但他们当前还面临淡季收入不稳定、保障缺失等难题。专家指出,季节工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用工与完善保障需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

  每年七八月,新疆迎来旅游旺季,大量季节工活跃在景区一线,从事导游、司机等工作。

  季节工,是因季节性用工需求而被聘用的临时劳动者,广泛分布于旅游、农业、工业等强周期行业。他们穿梭于不同行业,凭借弹性工作模式实现“有忙有闲、有赚有盼”。

  “旺季全力挣钱、淡季多元发展”是很多季节工的理想工作状态,但他们也坦言,这需要建立在“心态得好、规划得早”的基础上。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季节工还面临淡季收入不稳定、保障缺失等难题。

  在不同季节灵活切换身份

  “旅游旺季这几个月特别忙,但一到淡季,像我这样自由身份的导游,就得自谋出路了。”新疆金牌导游、42岁的木斯大巴·托乎提这样说道。从事导游20余年,他始终奔波在新疆旅游推广的一线。

  “旺季游客蜂拥而至,导游日收入一般都在600元以上。遇到游客‘井喷’,月收入可达两三万元。”木斯大巴·托乎提说,6月至9月一个旅游旺季下来,导游的收入通常在六七万元到十万元之间。

  活跃在旅游业的季节工不止导游和司机。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人力部主管何慧年介绍说,2024—2025年雪季,将军山度假区在岗职工共440人,其中季节工302人,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个夏季,对25岁的吾拉力·海拉提来说是工作淡季。在将军山度假区当单板滑雪教练员的他已在雪场工作了6个雪季。

  “实习工作第一个月就赚到了6000元。”吾拉力·海拉提回忆,大学毕业后他就回到家乡,继续从事这份工作,每到雪季,月收入都有2万多元。“把爱好发展成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阿勒泰的雪季一过,吾拉力·海拉提会去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室内滑雪场从事教练员工作,一年里,他几乎没有闲的时候。

  34岁的木拉里·吾尔木汗是一位牧民,雪季时他在雪场从事造雪工作,一个雪季大概收入3万元。到次年4月雪季结束,他就回到乡下,帮家里放牧、经营农家乐等。

  在新疆,农业、工业等领域同样活跃着季节工的身影。

  六七月是红花、枸杞集中采摘的时节,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每年这个时候,四川、河南、甘肃、云南等地的采花工纷纷涌入裕民县、温泉县等地,通过短期采摘获得可观收入。

  马长林是甘肃人,他每年都在临夏当地的新媒体上帮新疆棉田老乡招拾花工。“40天下来,平均每人能挣6000元,熟练工能拿1万元。”

  淡季收入不稳定、社保断缴

  “与景区、旅行社等单位签约的导游,淡季也有社保和基本工资,但不能带别家的团,淡季也不能干副业,相当于被‘锁’在自己的旅行社里。”木斯大巴·托乎提说,自由导游虽然灵活,但绝大多数没有保障。

  尽管收入有时颇丰,但淡季收入不稳定、社保断缴等,仍是季节工共同面临的现实。

  旅游业旺季和淡季的收入几乎是“冰火两重天”,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木斯大巴·托乎提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工作节奏——旺季时,全身心投入导游工作中,淡季时自由择业。“现在主要是做电商,卖新疆特色农产品。”

  因为滑雪技术过硬,还能给滑雪爱好者跟拍视频,做记录、分析等,吾拉力·海拉提的客源一直比较稳定,每年雪季前都有各地的滑雪爱好者跟他预约课程。上个雪季,他还担任了雪场的滑雪队长。

  “就算一个雪季能挣到普通上班族一年的收入,但毕竟是个人缴纳社保,灵活就业还是缺乏保障。”吾拉力·海拉提特意考取了单板、双板的滑雪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还考取了法国地中海俱乐部的单板三级证书。“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应对职场上的变化,心里也踏实。”他说。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新疆长达半年的供暖期,不少单位需要招聘季节性的电焊工、水暖工、维修电工、安全巡检员等。

  新疆华北天翔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路磊介绍说,每年秋季末公司都要招聘锅炉工,工作时间为10月至次年3月,需要应聘者有工业锅炉证,但工作量并不繁重,主要是查看压力表、液压等,应聘者大多50多岁,“年轻人不愿意干,嫌工资低、不体面。”路磊说。

  “在岗的半年公司给交社保,另外半年得自费,缴费压力不小。”季节锅炉工小徐说,国家不强制企业给季节工缴纳社保,还是想找个一直有社保的单位。

  帮助季节工端稳“饭碗”

  “季节工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不稳定’——用工需求波动大,用工流程不规范,易引发权益纠纷。”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兵认为,季节工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用工与完善保障需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

  陈兵分析指出,对于用工单位来说,如果季节工队伍不稳定,企业的用工成本也会增加,导致企业在使用季节工的过程中产生供求失衡、管理困难等问题。

  “除了给季节工提供稳定的收入、安全保护、用工合同外,还应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能,这对季节工和企业来说是互惠互利的。”陈兵表示。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正尝试推出留人机制。路磊所在的公司会为季节工报销考取工业锅炉证的费用,并为次年返岗员工发放每月300元的淡季生活补贴。

  裕民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红花盛开的季节,当地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统一招聘、管理拾花工,向务工乡镇、村队进行用工预报告,出具用工证明,并签署劳务协议,以保障季节工劳有所得。

  “淡季时我们会组织培训和交流,帮助从业人员提升技能、拓展就业机会。”新疆旅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晓宇表示,协会为从业人员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和引导,随着新疆近年来大力发展冬季旅游、特种旅游等,从业人员的就业时间和就业率都有所提高。

  另外,陈兵建议,用工单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前发布用工需求信息,让更多求职者看到,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同时,他提醒用工单位依法合规用工,既保障季节工的合法权益,又促进用工单位顺利留工。(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肖君)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