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5 16:21:59 来源: 驱动之家
中新网金华11月25日电(张斌 董易鑫)“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过去,凭借独特的喀斯特溶洞奇观,金华山以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广泛传播而闻名遐迩。
如今,在不少年轻游客的社交平台上,这座山正以更轻盈、更多场景化体验的方式重新登场:轻户外、自然交互、市集活动……近年来,金华山被重新认识,收获“少年的山”这一新标签。
金华山一隅秋意浓。(资料图)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供图
“不断来此的青年创业团队,给金华山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旅场景,金华山管理团队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对创新业态的全力支持,共同打造了这座‘少年的山’。”《金华山,少年的山》创作者、金华籍音乐人陈越说。
金华山上,1999年出生的安徽青年李东辉一心扑进lulu park自然农场,和伙伴们把这里打造成有趣活泼的乐园:散养的宠物牛爱被摸下巴,鸵鸟很调皮,小狗的名字叫“过江龙”,兔子窝叫“广寒宫”……
“我们团队基本都是‘00后’,就想做‘不严肃’的自然体验,为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一份情绪价值。”李东辉说。
金华山下,身为“95后”的黄真峥和年轻的团队伙伴们一起,将山脚下婺城区罗店镇的老旧街区改造为“开罗吉市”:他们提炼当地“五朵金花”文化,策划“有花仙”主题集市,让老面包店的复古蛋糕、金华首店火腿面勾起民众的记忆与味蕾。今年8月开街首月,“开罗吉市”客流达33万人次,带动营业额约1200万元。
从老旧街区到烟火市集,从荒山农场到治愈空间——金华山的年轻人突破常规、敢想敢干,让“废石”焕发新生。他们的创新,离不开一片包容的土壤。
“如果没有党委、政府这样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没有这么强的信心。”几年前从杭州回到家乡金华的金华山趣野集主理人施界说。
他坦言,回归家乡,正是看中金华山对年轻人的包容——政府不仅提供场地与基建支持,更给予运营团队充分自由度,“这份信任让我们敢投资打造‘仙山公社’‘龙龙岛’等项目”。
不搞“行政指令”,而是让团队自主策划——施界改造老建筑为“仙山公社”,90多天完成;李东辉加入lulu park自然农场,从动物引进到业态全程自主……今年前10个月,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超810万人次,年轻客群在游客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升。
“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资料图)。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供图
“唯有年轻人最懂年轻人。我们向全国创业者敞开大门,只要你有想法,我们就给平台。”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当地引进几十个主理人团队,落地一大新业态,迭代一批新场景,激活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我们观察到,青年人打造的创新业态,推动金华山从传统观光型目的地,向‘场景体验型’目的地转型,呈现出自然社交、文化体验融合发展的新特点,也更符合当下文旅消费对情绪价值的需求。”该负责人说。
从课本中的文化名山,到当下的“青年友好型文旅目的地”,金华山正通过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研学互动等多样化内容供给,吸引更多游客走近金华、认识金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