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2 00:08:16 来源: 新华社
中新网崇左8月1日电 (翟李强)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国道219线、322线,龙凭高速,大宁公路等在此交织,将友谊关的岁月沧桑、德天跨国瀑布的磅礴气势、花山岩画的“千年图腾”等“串珠成链”,散落在边关的山水瑰宝在现代交通网中焕发新生。
连日来,“桂在交旅——山水之间有通途”采风团走进崇左,探寻这条山水间的“风景链”,感受“醉美边关风情”。
友谊关:千年雄关的跨境活力
夏日,中越边境公路上车流不息,友谊关城楼前人来人往。作为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友谊关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几番更名。友谊关景区讲解员介绍,友谊关的每一次更名都镌刻着不同的时代烙印,如今它是中越互联互通的主要通道之一,亦是热门旅游景点。
据了解,为便捷中越双方人员往来,经友谊关的“中国南宁—越南河内”国际直达客运线路2023年恢复运行,至今主要有“南宁—河内”往返、“凭祥—谅山”往返、“崇左—下龙”等线路。从该客运线路恢复运行至今年6月,经友谊关出入境的客运直通车辆运行7428辆次,出入境旅客共计44817人次。
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凭祥汽车总站负责人廖瑞海介绍,凭祥汽车总站每日开通4个中越跨境直通车班次,节假日人气爆棚。
友谊关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处法制科科长谭勇表示,为帮助解决越南直达客运车辆出入高速路口通行较慢的问题,友谊关口岸交通运输部门与南友高速路凭祥收费站沟通协调,将越南直达客运车辆出入高速通行时间缩短1个小时左右。
“中越跨境直通车的机制正在不断完善,未来两国跨境通行将愈发便捷。”廖瑞海说。
“中国第一路”:古道担负新使命
从友谊关出发,沿国道322线转入龙凭公路(广西龙州至凭祥友谊关公路),至“中国第一路”观景台,可见这条凿于崖壁的公路临水蜿蜒,悬崖石面上的凿痕诉说着当年的筑路之艰。
据了解,龙凭公路始建于1885年,最初为国防军用道路(又称龙南军路),是广西最早通车的公路,连接龙州与凭祥这两座边关小城。20世纪80年代,公路部门对龙凭公路进行“砂改油”改建,后经多次修复,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成为繁荣的“商贸动脉”,越南经龙州水口口岸输华的货物由此转运至凭祥,再输往中国内陆地区;龙州的蔗糖、八角等特产也借此外销。
如今,这条“中国第一路”正担负起新的使命——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公路沿途有平而河风光、盘山路景致,以及鸭水滩、那皇要塞等人工绝壁和古炮台群,还串联起弄岗自然保护区、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等景区景点。
“在这条路上自驾游,可以穿越百年历史,体验非凡。”龙州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农凯介绍,龙凭公路是中国第一条兼具国防、经济、贸易与旅游交流功能的公路,故被誉为“中国第一路”,当地正依托其历史文化底蕴及沿线风光,规划将其打造成特色自驾游廊道的核心亮点。
新途“串珠”:“黄金走廊”激活边关旅游
离开龙州,采风团大巴驶入大宁路(大新德天至宁明花山公路),车窗外峰峦叠嶂,沿途皆是喀斯特景观与田园村落构成的生态画卷。紧邻中越边境线的大宁路是广西“边关风情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起德天跨国瀑布和明仕田园等诸多景区景点。
“由于崇左的景点分散,大宁公路未修建前,游客转场往往需要两小时,交通不便制约了旅游发展。”广西兴崇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桂天介绍,为促进当地交旅融合,全长59.2公里的大宁路2023年全线通车,压缩了景区间的时空距离,形成高效旅游“黄金走廊”,大幅提升了游客体验的连贯性。
截至今年7月29日,大宁路已累计通行车流量181.72万辆次,日均通行2496辆次。
在八桂大地,公路早已超越传统交通功能,成为串联山水人文、激活产业动能的“黄金纽带”,广西正以“公路+”为基石,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范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