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错误的穿衣法,让你在冬季加速流失热量🐑

发布时间:2025-11-23 05:33:06 来源: 猫眼娱乐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张尼)入冬了,你是不是又把自己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来御寒?这样的穿衣方法其实是个误区,甚至可能导致热量加速流失。

  越厚≠越暖和

  保暖的本质在于降低人体自身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散失速度。

  常见的羽绒、羊毛、棉等天然纤维,腈纶、粘纤、涤纶等人工合成纤维,都属于热导率(导热系数)相对较低的材料。不管是何种保温材料,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且足够稳定的空气层。

  衣服材料的纤维之间能够留存空气,衣服不同层之间的间隙同样可以储存空气。但这并不等同于穿的衣服层数越多,保暖效果越好。

  相反,空气层太厚,空气层从内至外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温差,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流。一旦发生热对流,热量的流失反而会更快。

  所以,冬天不宜穿太多层或太紧,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宽松一些。可以在内层制造额外的空气层,获得更好的保暖效果。

  “三明治穿衣法”更科学

  “三明治穿衣法”可以用三层结构实现保暖与灵活的平衡。

  内部排汗层:选择透气且吸汗的衣物,如速干T恤等,保持身体干爽。

  中间保暖层: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抓绒衣、羊绒衫、羽绒背心等,提供足够的温暖。

  外部防护层:防风防水的外套,如羽绒服、冲锋衣等,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这种穿衣法不仅适用于户外运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

  羽绒服选择看这几点

  作为“过冬神器”的羽绒服在挑选时也有讲究。

  2022年4月起,新的羽绒服国家标准《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正式实施,其中明确,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在选购时可以注意以下三大指标:

  1.看执行标准:认准吊牌或水洗标上是否标注“GB/T 14272-2021”;

  2.看绒子含量:数字越高,保暖性越好;

  3.看充绒量(克数):在同等蓬松度和绒子含量下,充绒量越高越暖和。

  此外,不同面料的羽绒服保暖指数也有所差别,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1.防风性:防风是保暖前提,寒风会吹透面料带走羽绒层暖空气;

  2.防泼水性:羽绒湿水会结块、蓬松性丧失,导致保暖性下降,防泼水面料可保持干爽;

  3.透气性:防风防水同时,适当透气能维持内部舒适干燥;

  4.面料密度:高密度面料可防止羽绒钻出。

  你的羽绒服可能是被压坏的

  羽绒服等保暖外套一般情况下一个季度清洗1、2次即可。多数冬装可在冬季结束时清洗1次。

  北方冬季较长,可在季中加洗1次。清洗次数过多,衣服保暖效果可能会“打折”。

  需要注意的是,帽子、围巾、手套等冬装与皮肤直接接触,也更容易脏,建议每个月清洗1、2次。

  另外,羽绒服的收纳清洗也有讲究:

  1.避免暴力压缩:不要长时间暴力压缩羽绒服,否则会使绒子羽枝弯折甚至断裂,导致保温性大幅下降。

  2.正确储存方式: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悬挂存放羽绒服,避免周围衣物挤压,以保持其蓬松状态。

  3.优先选择水洗:羽绒服更适合水洗,使用洗衣机清洗时,最好选择专门的羽绒服清洗模式,若无则选轻柔档位,清洗前可先浸泡打湿,使绒朵均匀湿润,减少清洗对绒朵结构的破坏;轻薄羽绒服也可手洗。

  4.选用合适洗涤剂:洗涤羽绒服应选择中性洗涤剂或羽绒服专用洗剂,避免其他洗剂损害羽绒成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