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9 02:11:27 来源: 南方周末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这样的声音不断传来。透过这一重要平台,可以清晰感知:中国大市场正为世界带来多重新机遇。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比去年新增600余家。前七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数字背后,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磁吸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专家指出,这一庞大市场不仅能够支撑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也让全球资源要素得以集聚,为各国企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得益于市场的不断开放,各国的优质农产品、高端消费品与文化创意产品,如今都能通过便捷渠道直抵中国消费者,全球企业也可以深入参与中国产供链,共享“中国制造”的效率和韧性。
从创立进博会、消博会等国际平台,到扩容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再到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持续以行动展现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
“中国正以开放姿态,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全球企业可参与、可信赖、可共享的新机遇。”天丝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曾森鸿说。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并非简单体现在人口与经济总量上,更表现为多元的消费结构和活跃的创新生态。
斯凯奇中国线下业务及零售管理高级副总裁陈孝哲对记者表示,中国消费市场体量庞大,消费人群结构多元,在细分场景中不断涌现出新需求,为企业带来了多种新商机。
这种多元化需求也在推动企业加码创新,不少外企负责人受访时提到,他们不断优化从研发、生产到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并将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向世界,服务全球消费者。
“中国培育了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万亿(元,人民币)级经济蓝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称,中国坚持开放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最佳试验场。
专家指出,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为前沿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落地场景和商业化空间。于企业而言,不同的新技术、新业态都能在中国市场找到适宜的生长沃土,形成独特的创新生态。
着眼未来,中国致力于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更高质量的发展动能。前不久,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其中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在“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中国将通过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和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稳定性。与此同时,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将帮助中国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我们要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所言,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重点开放服务业,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未来,一个更加开放、创新的中国大市场,料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能,与世界共享发展新机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