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旅游:从“追剧打卡”升级为“入戏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9 19:58:01 来源: 新浪微博

  

  近年来,影视与旅游的融合越发紧密,成为拉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从东海之滨到西北戈壁,多地深入挖掘影视IP潜力,通过打造主题线路、沉浸式场景和互动体验,让游客从简单的“追剧打卡”升级为“入戏体验”,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IP吸引力足够强

  影视作品以其强大的情感联结和视觉冲击,成为吸引游客的“敲门砖”。

  不久前,浙江公布了12条“剧游浙江”主题游线路,将影视、综艺中的现实关联地点一一点出,让游客追剧打卡“不迷路”。

  有着“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浙江横店影视城,拍摄了全国四分之一的电影、三分之一的电视剧、三分之二的古装剧。“横店拥有涵盖秦汉到唐宋明清再到近代的影视实景拍摄场景,影视游也成为横店的一大特色。”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品牌部助理总监何红艳介绍,横店影视城着力打造新场景,比如以清明上河图景区为试点,构建沉浸式影视体验目的地;与热门影视IP合作,陆续打造了“戏精片场”“霸总片场”“仙侠片场”等互动片场,让游客与NPC(非玩家角色)演员零距离接触。

  山东通过创新打造“影视+文旅”顶级IP,让观众从“追剧打卡”变“一秒入戏”。热播剧《生万物》点燃了临沂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的热情。“这就是最后一幕中,绣绣扒着窗户往外看的地方。”在剧集取景地的一处青砖院落里,青岛游客赵钰全和同伴对照手机里的影片截图,打卡剧中的经典场景。如今,循着《生万物》等影视IP的经典场景打卡,已成为游客体验的“必选项”。

  今年以来,山东德州乐陵市影视城的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67%。乐陵影视城总裁刘洋介绍,2022年以来,乐陵以“影视+文旅”为突破口,在《国色芳华》《唐探1900》等精品影视剧以及十几部短剧于这里拍摄完成后,将相关布景转化为文旅资产,创新打造“影视+文旅”顶级IP,在影视文旅新赛道上实现破局,蹚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宁夏,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大话西游》《红高粱》等上百部影片的摄制地。在这里,有的男游客扮演“至尊宝”,更多的是女游客通过妆造扮演身着粉衣、手拿宝剑的“紫霞仙子”,一边参观一边拍照打卡。游客王欢说,这里太好玩了,自己装扮后“仙气飘飘”,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公辅表示,西部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还催生了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有助于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赢。

  产业融合足够深

  影视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地方知名度,更显著带动了拍摄地相关产业的延伸,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浙江横店影视城通过策划一系列新活动,如面向追剧追星群体的探班游、片场开放日等,持续激活消费潜力。何红艳介绍,从9月27日起至11月16日,横店影视城将持续推出全民影视狂欢活动,包括年度热播剧系列活动、影视大巡游、横店有戏·星探计划等,为每一位游客带来难忘的影视之旅。

  距离横店不远的浙江台州仙居县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依托神仙居景区旅游资源拍摄了《轩辕剑》《花千骨》《琅琊榜》等600多部影视作品,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不少影迷前来打卡。影视剧中风光旖旎的城镇、山清水秀的乡村为发展影视游提供了基础支撑,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民宿供不应求。

  位于富春江畔的浙江桐庐县山水如画,素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历史题材剧《太平年》VR实景文旅项目落户桐庐,目前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项目依托VR实景技术,构建沉浸式互动、虚实结合的文旅新场景,打造“影视+科技+旅游”的创新生态,将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效益,为桐庐影旅融合与区域文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开展了深入的文旅探索。这里曾少人问津,但因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神秘等特色,20世纪80年代起吸引众多剧组陆续前来取景拍摄。如今,这里已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为了增添神秘感,影城还为游客打造“古装集市”电影奇妙之旅、“私人定制造梦计划”等旅游项目。夜幕降临,通过角色扮演、与NPC互动等创新玩法,游客可以与众多影视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认为,在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的当下,文学、影视和旅游交融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发展动力。

  景区除了提供影视服务、娱乐休闲、餐饮住宿等一体化旅游服务之外,还带动了周边旅游、餐厅、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玉进介绍,西夏区镇北堡镇镇北堡村依托西部影城发展影视民宿,不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是生活样板间。

  在山东,效益的提升更为直观。沿着《生万物》中的“绣绣家宅院”往景区中心走,醒目的“红嫂煎饼铺”生意红火。煎饼摊老板娘孙建香一边麻利地打包煎饼,一边笑着介绍:“自从《生万物》热播,来这儿买煎饼的游客就没断过,现在周末一天就能卷300多张煎饼。”除了“红嫂煎饼铺”,当地越来越多的餐饮、住宿项目等成为村民致富新渠道。

  红嫂家乡旅游区总经理袁丰坤介绍,随着影视剧热播,现在景区单日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倍。

  热度延续足够久

  影视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从“短期引流”到“长期生态”的转型挑战。各地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积极规划长远路径。

  场景单一与配套不足是最大瓶颈。“配套设施亟待完善,今年‘五一’假日期间高品质住宿和特色餐饮供给不足,导致过夜游客占比低,制约了消费潜力释放。”刘洋直言不讳。

  这一困境在初具规模的影视旅游目的地中颇具代表性。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赖华东也指出,浙江影视游虽已初具影响力,但“影视+旅游”融合沉浸式体验场景与产品创新仍有提升空间,爆款项目有待开发。

  各地也在探索发展路径。山东沂南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金静提出,影视旅游短期靠营销和线路快速引流,中期靠文化内涵和沉浸式体验留住人心,长期则需要持续完善产业生态,通过可持续发展规划来实现真正的“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宁夏则从供给端进行系统性布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宁夏缺乏有高影响力和强带动力的链主企业,文旅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他建议重点培育若干“产城一体、景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政策支持为影视旅游转型提供坚实保障。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推出20项具体措施,从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新能级4个维度丰富产品供给。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优化供给,发展八大业态,升级“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形象,引育更多龙头文旅企业。

  赖华东建议,一方面要坚持影视创作精品化,打造兼具流量爆发力与文化生命力的浙产影视精品;另一方面要坚持消费年轻化,通过“影视基地+文旅”“文旅景区+影视”双途径,推出一批参与式、沉浸式影视游体验场景与产品,让游客从旁观者变身“剧中人”,从而拓宽市场。(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李 景 杨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