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2 23:30:46 来源: 澎湃网
中新网巴彦淖尔10月22日电 题:驼铃响遍草原路 记巴图和他的“法治快递队”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广袤的草原上,潮格温都尔镇司法所所长巴图的名字,是牧民们心中的“定心丸”。他带着一支特殊的“驼背宣讲队”,骑着骆驼穿梭在草原深处,把法律知识、惠民政策和暖心服务送到牧民身边,用17年的坚守,成为草原最深处的“法治快递员”。
驼铃破荒:草原深处架起“法治桥”
乌拉特草原地域广阔,边境牧区牧民居住分散,最远的牧户之间相隔十几公里,交通不便成了普法工作的“拦路虎”。“不能让牧民们因为远,就听不到党的声音、不懂法律知识。”2016年,巴图和同事们一合计,决定成立“驼背宣讲队”——骑着骆驼去宣讲,既能适应草原地形,又能深入偏远牧户。
从此,每当国家召开重大会议、有新政策出台,或是重要时间节点,巴图就会和宣讲队成员先在牧民联络点集合,备好宣传手册、药品和生活用品,跨上骆驼向草原深处出发。少则5公里,多则10公里的路程,风吹日晒是常事,夏天骆驼身上的热气裹着汗水,冬天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巴图和队友们从没想过放弃。“听到驼铃声,牧民们就知道我们来了,老远会站在蒙古包外等,这份期待就是我们的动力。”
最初,宣讲队只负责普及法律知识,后来巴图发现,牧民们还面临看病难、买东西不便等问题,便主动扩展服务:联系医护人员跟着宣讲队下乡义诊,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米面油,甚至帮牧民寄递快递包裹。
暖心守护:点滴服务情系牧民心
“巴图所长,我实在撑不住了。”去年冬天,一位独居老牧民拨通了巴图的电话,声音虚弱。当时草原上寒风凛冽,气温低至-20℃,老人突发疾病无法外出就医。巴图挂了电话,立刻联系镇卫生院的医生,带上药品和医疗设备,和宣讲队成员骑着骆驼赶往老人家中。
骆驼在雪地里走得慢,巴图就时不时跳下来,帮骆驼清理蹄子上的积雪。赶到蒙古包时,他的眉毛、胡子都结了冰碴,双手冻得通红,却顾不上暖和身体,赶紧协助医生给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喂药。“有我们在,您别担心。”巴图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帮着烧火取暖。直到老人病情稳定,他才和同事们顶着夜色返程,到家时已是凌晨。
这样的暖心事儿,在巴图的工作里还有很多。牧民家的牛羊误食了邻居的草料起纠纷,他骑着骆驼去调解;牧户不懂社保政策,他上门手把手教着办;甚至牧民孩子上学需要开证明,他也会帮忙跑腿。“我们多跑一步,牧民就少些麻烦。”巴图常说,司法所的工作不只是执法,更是要和牧民贴心打交道。
以情化怨:巧解矛盾守护草原安
作为草原上的“金牌调解员”,巴图最擅长用情理法融合的方式化解纠纷,尤其是面对复杂矛盾时,他总能找到突破口。去年,查某的家庭纠纷,就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查某早年离婚,独自抚养4个孩子长大,本想晚年享清福,却遭遇接连打击:最小的儿子不幸早逝,剩下的儿女又因家产划分吵得不可开交,他的大儿子常年在外,回来就酗酒辱骂家人,面对这些糟心事,老人十分痛苦,最终拨通了司法所的电话。
接到求助后,巴图立刻联系嘎查书记、妇联干部等组成调解小组,赶到查某家中。一进门,就看到儿女们吵得面红耳赤,老人坐在角落默默流泪。巴图没有急着评判对错,而是先让大家冷静下来,然后拉着每个人单独聊天:跟大儿子讲老人抚养孩子的艰辛,跟其他子女说赡养老人的义务,以及关于继承、赡养的条款,一点点讲清法律规定。
5个小时里,巴图从亲情讲到法律,从老人的不易讲到子女的责任,终于,大儿子先红了眼,其他子女也纷纷表态,愿意共同赡养老人,不再提分家产的事。看着一家人重归于好,查某老人紧紧握着巴图的手,泪流不止。
如今,巴图和“驼背宣讲队”的足迹已遍布乌拉特后旗边境一线的12个嘎查,累计服务牧民近万人次。驼铃响过之处,法治观念渐渐扎根,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只要牧民需要,我就会一直骑着骆驼走下去,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片草原。”巴图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