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探索救援收费🤲

发布时间:2025-08-26 02:27:53 来源: 上观新闻

  

  近日,“登雪山遇落石受伤 花6万元请村民抬下山”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一博主在攀登甘孜州勒多曼因峰时,被落石击中无法行走。10个村民将其抬下山,收取了6万元费用。记者从甘孜州康定市榆林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事发地5月起就封山关闭了,私自攀登属于违规行为。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四川救援数量翻了一番,因登山、穿越等遇难人数也在增加,每年都有多起。其中,八成以上发生事故的登山、穿越行为事先没有经过审批。“珠峰队长”苏拉王平表示,目前“罚款200元”的违规处罚不足以形成震慑,呼吁通过收费救援和正面引导,让大家敬畏自然、规范攀登。

  引发热议

  专家认为6万元救援费不贵

  博主“头铁肖肖”是登山爱好者。其在8月5日发视频称,自己在登顶勒多曼因峰后下撤途中,被水盆大的落石击中,导致大腿股骨骨折,脚趾受伤。朋友和当地村民从飞石和悬崖上把她抬出,经过12小时艰难跋涉,抬到了格西草原。

  “头铁肖肖”称,由于山上无信号,多次拨打救援电话无果,她也不知道如何联系直升机等其他救援,最后用对讲机联系了上山时的马帮。“对方走了很远的路。当时我很绝望,价格是他们开的,6个人每人1万元,从山上抬到格西草原,我没有还价。最后大概有10个人来抬,但还是只给了6万元。”她说。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表示,从雪山上抬人下来很不容易。“关于救援费,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是议价。勒多曼因峰的攀登难度较大,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当事人的情况,再考虑到参与救援的总人数,我觉得6万元不贵。”

  8月21日,就上述争议问题,记者采访了川藏登山队创始人、“珠峰队长”苏拉王平。对于6万元的救援费用,他觉得非常合理。“救援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均摊到每位救援者费用并不高。”

  封面新闻就此在官方微博发起了投票,近千名网友参与,其中84.2%的网友认为6万元救援费不贵。

  救援背后

  违规攀登穿越屡禁不止

  记者注意到,关于免费救援,不少网友颇有微词。有网友认为,当前违规登山在各地屡禁不止,收费救援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同时,近年来公布的多起登山引发的事故,均与违规攀登有关。2024年1月,两名登山爱好者在未经报备的情况下,违规攀登阿坝州雪宝顶失联。接到报警后,当地组织超过100人的搜救队伍展开搜救。

  2024年12月,甘孜州雅姆雪山发生一起滑坠事故,一名重庆籍男登山者在下撤途中摔倒,不幸遇难。该区域未对外开放。

  仅仅隔了1个多月,2025年1月31日,一名登山者在雅姆雪山未开发区域因连续滑坠遇难,事发后当地政府确认该区域早已封山,并定性此次登山活动违规。

  2月8日晚,雅姆雪山唯一失联后的幸存者志鹏(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惊险经历。“其实上山前就听说雪山发生了滑坠事故。”2月1日,在上山过程中,志鹏遇到了将滑坠事故遇难者遗体转运下山的队伍,但依然没有引起他的警惕。在登顶过程中,志鹏发生了滑坠。在山体裂缝中待了一整夜后,他被救援队伍营救下山。

  主管部门

  正在研究有偿救援办法

  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社体科负责当地的登山审批。该科室工作人员沈永剑说,2024年前往审批的只有70多人次,随着大力宣传和大家重视程度增加,今年截至目前,已有300多批次2500多人次来办理审批。

  “5月,有3名游客从康定莲花湖往九龙伍须海非法穿越,迷路后报了警。应急、公安等部门最终将其救出。”沈永剑说,“当时出动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对方最后没有主动给救援费用,我们也没有相关依据强行收费,最终只有算了。”

  沈永剑说,目前甘孜州已起草了户外运动管理办法,正在进行第二次意见征集,其中就有有偿救援的内容,明确了收费标准等。“另外我们近期还将联合省旅游学院,对甘孜州的山峰进行摸底,届时会向社会公布。”

  数据统计

  八成以上山难未经审批

  近两年救援数量翻番

  《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规定,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公布山峰,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许可条件、组成登山团队,并于登山活动实施前10个工作日向山峰所在地市(州)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高敏介绍,申请许可过程中会根据《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配备的登山技术人员资质、装备、路线等信息进行审核,并对组织单位提出相应要求和建议,最大程度保障登山安全。“但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出现登山事故的绝大部分都没有申请。”

  目前,四川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有数千座。“但并不是所有的山都适合大众登山爱好者攀登。经过安全评估后筛选了部分具备攀登条件的山,其中甘孜和阿坝最多,甘孜大概有七八十座,阿坝大概有四五十座。”高敏说,随着大量爱好者涌入,相关救援和事故量也在增加。“最近两年,四川救援数量翻了一番,因登山、穿越等遇难人数也在增加,每年都有多起。其中,八成以上发生事故的登山、穿越行为事先没有经过审批。”

  “出现山难事故报警后,应急部门会根据救援实际情况需求,通知救援队进行救援。目前我们进行的是成本救援,救援费用标准分两部分,一是救援人员的误工补贴及保险,二是救援队员交通食宿费用。”高敏说,四川省山地救援队日常经费由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承担。“目前对违规开展登山活动的组织单位,都是以安全引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

  “以四川省相关登山条例为例,对于违规攀登山的人,处罚措施就是罚款200元,但这并不足以形成威慑。”苏拉王平说,除非采取行政处罚,处以拘留或者更严格的措施。

  知道多一点

  实行有偿救援后

  违规穿越大量减少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4年,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开始试行有偿救援,对搜救路线及搜救费用作出了具体说明:不同区域费用不同,价格最低的区域是亚丁村、叶儿红村至康古贡嘎银河区域,搜救费用1.5万元起,同时也补充说明了以上搜救费用仅包括搜救人员的劳务费用和搜救装备、工具的使用费用,不包括由此产生的交通费、救火费和医疗费用等其他费用。稻城亚丁景区成为国内首个实行此制度的大型景区。

  有偿救援制度出台前,违规穿越亚丁景区“遭遇危险”的报警救援平均每年50余起,产生的搜救费用每年超百万元。

  2018年,阿坝州四姑娘山景区出台《山地户外运动突发事件有偿救援管理办法》,规定对违规登山、徒步等团体或个人,四姑娘山管理局组织实施并完成救援后,应由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组织者及被救助人承担相应救援费用。

  2019年,四姑娘山景区开出第一张有偿救援罚单,对违规穿越四姑娘山的广东籍男子周某开出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单,并根据规定要求周某承担有偿救援费用3000元。

  四姑娘山景区户外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从2004年起,四姑娘山因违规登山、违规穿越引发的大事故有30多起,造成20多人死亡。管理局每年对违规穿越景区的遇险人员进行搜救的费用超过50万元,浪费财力物力和公共资源。

  记者了解到,两地景区在实行有偿救援后,救援数量都大大减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祥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