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交通枢纽看上合经贸活力(经济聚焦)🔅

发布时间:2025-09-01 09:29:07 来源: 顶端新闻

  

  天津港海上航线通达上合组织多个国家,河南郑州飞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航班密度增至每周32架次,重庆图定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交通枢纽在国际经贸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观察经贸往来的一个窗口。海陆空等交通枢纽构建的跨境物流体系搭建起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互联互通的经贸通道。

  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助力上合组织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贸易数据持续上升,印证“上合组织大家庭”合作共赢的活力与韧性。

  ——编 者

  天津港

  海上航线,通达上合组织多个国家

  本报记者 靳 博

  清晨的阳光洒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岸桥在智慧调度系统的精准控制下,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货轮上轻轻抓起“排队下船”,再由无人集卡在北斗导航系统指引下运往集装箱堆场。这批集装箱中有190吨来自巴基斯坦的芝麻,这些进口芝麻将经过清洗、烘干、压榨等工序,最终变成芝麻油走上国人的餐桌。

  “巴基斯坦的芝麻产量大、含油量高。更吸引我们的是,巴基斯坦作为上合组织国家之一,还与我国签署了自贸协定,使用原产地证书向海关申报,芝麻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0%降到0。仅关税一项,今年已节约成本170余万元。”货物进口方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宗爱辉介绍。

  千里之外,一艘满载钢管的大型货轮,历经月余航行,自天津港抵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凭借天津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这批钢管在巴基斯坦通关时获得了4.5%的关税优惠。

  天津港同全球500多个港口保持着航运贸易往来,也是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部分上合组织国家最便利的出海口之一,海上航线通达上合组织多个国家。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在天津港集散:今年前7月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3个上合组织成员国完成进出口集装箱合计22.9万标准箱,品类涵盖农产品、矿石、汽车及配件、机电设备等。天津港也是京津冀地区车企出口的首选地,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天津口岸对上合组织国家出口汽车3.4万辆,同比增长36.9%。

  “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集装箱船明显增多,仅到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3个成员国就有14条航线,平均每周有10条左右集装箱船舶到访天津港。和7个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开通了海运航线,其中很多都是周班运营。”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航线管理高级经理刘鑫介绍。

  “我们正在与上合组织国家加强国际物流枢纽合作,努力增开外贸航线、远洋干线、铁水联运班列。”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说。

  8月25日,一列装载着55个集装箱的中亚班列从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驶出,前往哈萨克斯坦库斯塔奈。天津港已形成“海运+铁路”的物流网络,将运输服务拓展至中亚地区,提供天津港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以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主要物流节点的全程物流服务。在将海上货物带到欧亚大陆的同时,天津港深入开发中亚班列回程货物招揽,让粮食、矿产品等特色货类,在铁路大通道上加速流转。

  今年前7个月,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53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占同期天津进出口总值的11.3%。

  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航班增密,货运往来更加频繁

  本报记者 朱佩娴

  8月27日14时,在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一架来自俄罗斯的货机刚刚落地,地面工作人员就立刻忙碌起来。伴随着升降机的有序运转,26.5吨的货物被送进货舱。2个小时后,这架货机再次启程,返回俄罗斯。

  “从刷碗的丝瓜络,到家用电器设备,国外消费者通过海外电商平台下单,订单货物在郑州集聚打包,几天之后就能收到。”承担此次货物运输的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田毅告诉记者。

  当天20时,又一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货机落地新郑国际机场,这架货机同样满载中国制造的货物返航。

  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辆辆大货车有序进出。走进仓储车间,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将产品质检、分拣、入库,再分拨打包。一件件跨境电商包裹在这里集聚、分拨,走向世界各地。

  “我们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往来更加频繁。”郑州机场海关副关长赵静说。郑州机场海关监管数据显示,郑州飞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航线已增至5条,航班密度增至每周32架次。

  新航点不断开通、航线网络持续织密,效率更高、服务更好,郑州航空港口岸扩量提质,为经贸合作搭建桥梁。截至今年7月底,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共完成申报进出口单量约1.5亿单,同比增长81.0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单量超1.2亿单,同比增长128.6%。

  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带动贸易投资往来显著增多。郑州市联钢实业有限公司将建材配件等出口至中亚,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建设了中亚商品展销中心。8月初,15家郑州市民营企业组成的代表团赴俄罗斯莫斯科开展经贸交流,取得不少成果。8月14日,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郑州召开,郑州市96家本地民营企业代表参会。

  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政策的助力。今年,郑州入选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推出专项支持。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郑州海关推广签证便利化,实现原产地证书“秒审秒签、线上出证”。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开设外贸“一类事”窗口,将14项高频事项整合成外贸“一类事”,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从郑州出发,“中国制造”有很多种通达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方式——从铁运、空运、陆运直达,再到“空铁陆海”联运等多种组合。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456.2亿元,同比增长59.7%。

  重庆团结村中心站

  中亚班列,固定频次常态化开行

  本报记者 王欣悦

  8月24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一列满载“重庆造”化工产品、汽车零配件的中亚班列即将启程。

  集装箱内,重庆本地企业生产的聚酯切片等货物整齐码放,它们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预计10天左右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谢尔盖利、丘库尔赛。

  此次开行的图定中亚班列,是重庆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的关键布局。今年4月,重庆首次发行图定中亚班列,并以每月2列的固定频次实现常态化开行。

  “以往重庆产品出口中亚,多依赖公路转铁路的联运模式,受路况、通关衔接等影响,全程需15天左右;如今图定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时间大幅压缩,企业交货周期更可控。”国铁成都局货运部高级工程师徐美琼说。

  “中亚方向去程运输主要货物为聚酯切片、通信设备等;回程运输货物主要为大麦、小麦、玉米等。”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销售经理张睿宇说。

  凭借稳定高效的通道优势,中欧(中亚)班列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重要物流纽带之一,有力推动了区域间的经贸合作与互联互通。

  “之前由于中亚班列开行计划有限、运输周期较长,从接到客户订单到最终交付往往需要约2个月。”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物流经理林政说,“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后,运输时间短、周期有保障。我们对中亚订单响应速度明显提升,已成为客户核心主供应商。”

  目前,万凯新材料在中亚地区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仓储与配送网络,包括1座保税仓库和2座仓储仓库,并配套构建了高效的区域配送体系。

  随着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交通枢纽也在不断升级。

  日前兴隆场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并开通运营,新增9条线路,日均办理车辆能力提升9%,解编列数提高5%。从团结村中心站驶出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国际列车,都由这个编组站负责组织。“班次越来越密,我们的值乘任务排得紧,但活却干得更顺了。”司机李峰说,兴隆场编组站完成扩能改造后,调度协同更高效,以往车头等待调配、“列车趴窝”的现象少了。

  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后,重庆至中亚的物流时效提高20%以上,单箱成本降低15%,班列准点率达到98%。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今年6月,2025年重庆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洽谈会在重庆举行,现场达成采购合作意向近5亿元。

  据重庆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重庆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45.5亿元,同比增长7.7%;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9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笔记本电脑、摩托车分别出口84.8亿元、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78.9%。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1日 第 08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