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来沪延揽英才 望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29 06:42:48 来源: IT之家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8日获悉,作为两地科技资源深度融合的一个里程碑——“沪蒙人才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在上海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一级调研员赵红丽28日在沪对记者表示:“此次,我们带着渴求人才的诚意和‘人才新政’大礼包,面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延揽英才、共谋发展。”

“沪蒙人才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在上海正式启动。(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才周上海活动“北疆文化及人才科技政策宣介交流活动”在沪举行。活动以“北疆文化”为媒,以“人才科技”为桥,以“双向奔赴”为翼,共同开启蒙沪深化战略合作的新篇章。今后,双方将进一步拓展两地在人才、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多维度的高质量合作,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提升。

  “我们的短板在于技术转化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匮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李志刚表示,“我们诚邀长三角企业家、科研团队来蒙投资兴业,共同打造‘长三角研发+内蒙古制造’‘上海设计+内蒙古绿能’的产业共同体。”他希望长三角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势与内蒙古的能源、材料、生态资源形成天然互补。

  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意见),系统整合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等措施,将“草原英才”工程全面升级为“英才兴蒙”工程。赵红丽说,这是目前最新,突破性最大,含金量较高的政策。

  意见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将聚焦重点领域吸引集聚人才,大力引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着重引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作为带头人组建团队,支持团队形成的科研成果在本土转化。意见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大刚性引进人才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创新柔性引才路径,充分发挥人才飞地引才聚才作用。

  据了解,内蒙古资源富集,经济基础稳、势头好、潜力大。上海在金融、教育、服务业、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与内蒙古形成有力互补。自2021年沪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地在产业协作、资源共享、民生保障等领域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方面倡议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各界人士“北望草原”,带着技术、资本和智慧走进内蒙古,在鄂尔多斯的光伏基地、在呼包鄂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的产业园区、在大兴安岭的生态林区等寻找事业新舞台等。

  近年来沪蒙两地持续加大交往交流力度,政府之间、企业之间、高校之间往来日益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空间不断拓宽,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上海企业与内蒙古自治区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深度合作;沪蒙两地共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让草原的风点亮了黄浦江的灯。分布式AI智能算力调度服务系统“算纽”与“算脑”正式上线,致力于推动绿色算力“入沪”,实现“沪数蒙算”。

  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4+8+N”合作机制,联合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共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5个,引导上海交通大学145个专家团队深度融入内蒙古创新发展,联合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6项,培育孵化企业125家,推动70余项成果落地转化。两地打造“北方稀土-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稀土材料研究校企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团队助力鄂尔多斯建设零碳产业园。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处处长、内蒙古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鑫表示,内蒙古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务实的举措,与上海一道深耕合作沃土、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

  在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学发布了“长三角医疗专家内蒙古边疆行”项目共建倡议,为沪蒙民生协作筑牢新支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