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4 21:08:26 来源: 人民日报
中新网长治10月24日电 题:从“蓄势”到“腾飞” 能源大县山西襄垣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
作者 杨佩佩 郝超 崔晶
构建1个低空应用场景先行区,搭建低空管理平台、综合服务平台2大平台,发展教育培训、飞行器制造、现代服务3大产业,聚焦政务、警务、工业、商务4大场景。今年以来,能源大县山西长治襄垣积极推进县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低空示范县。
能源大县山西长治襄垣积极推进县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低空示范县。 栗玉杰 摄
襄垣富煤,已探明煤炭储量逾75亿吨,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大县。近年来,该县不断破解资源型经济发展难题,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深化经济转型。发展县域低空经济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襄垣成立县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管理中心,采用“双平台协同”机制,构建低空经济运行的智慧大脑。当地投资49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个实现5G-A信号全域覆盖的县城,部署3套“雷达+频谱+光电+边缘智算”通信导航设备,构建“空—地—天”立体感知网络。
其中,飞行管理平台,以北斗为底座深度融合各类数据,部署雷达、频谱、光谱等通导设备,完善低空经济新基建。飞行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通数据壁垒,构建“飞行数据+业务数据”的融合生态。
在襄垣古韩镇八里庄村,无人机巡林已成为守护生态的“空中尖兵”。搭载高清摄像与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穿梭于山林之间,实时将林区动态传回控制中枢,让护林员精准掌握每一寸林地状况。
襄垣通过“技防+人防”守护河湖安澜。(资料图片)王晨 摄
如何实现平台的协同发力,绘就低空经济新图景?襄垣投资5000万元,组建襄创未来、襄创低空2家县属国有企业,负责统一管理和运维。
在产业端,上游抓研发,联合中国电信开发智能调度算法,冲突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5%;中游抓制造,引入碳纤维材料项目,推动2家链主企业落地,年产能达6800台套;下游抓服务,开发“数据+算法+场景”服务包,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当地布局22处固定式无人机机巢,规划360条专属航线,累计完成飞行超3000架次、总航程突破2.1万公里、飞行时长达800小时、预警3780余次,森林防火、河道巡检、环卫检查、地质灾害巡查等高频场景成熟落地,实现“一机多飞、一飞多用”。
襄垣县依据全县河道流域的实际分布,规划31条无人机巡航航线,实现重点河道监测全覆盖。(资料图片)郭伟哲 摄
同时,在应用端,集成空域、飞行、应急等全量数据,建立“采集—清洗—分析—共享”的数据服务资源体系,实现数据价值转化,支撑政务、警务、工业、商务等4大类N个场景的精准应用。
襄垣县发改局局长杨林波表示,襄垣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建强体系,加快完善设施网、航路网、智联网、服务网;二是拓展场景,推动更多成熟应用落地;三是育强产业,精准招商培育全产业链条;四是蹚出新路,努力在县域低空经济赛道上展现新作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