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促肿瘤复发?误会太深!😙

发布时间:2025-10-23 10:29:35 来源: 新华社

  

  肿瘤复发转移与食物有关吗?什么是“发”和“发物”?一般来说,“发”指的是肿瘤在治疗后或治疗中,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发物”指肿瘤病人吃了某些食物后,会导致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然而,在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证实哪些食物吃了以后一定会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食物、免疫与肿瘤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有些食物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发物”?先和大家聊聊我们观察并归纳的几个原因。

  一种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和过敏体质。有些人对某些食物有过敏反应,比如哮喘、风疹块。这些过敏反应可能会刺激抗原抗体的生成,从而加重病情。例如,有人吃了海鲜后会发哮喘,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海鲜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其实只是个体对海鲜过敏而已。

  另一种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高低和性激素相关肿瘤之间的关系。有些肿瘤与性激素有关,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这些肿瘤可能会受到含有激素的食物的影响,因为激素可能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甚至导致复发和转移。因此,对这类肿瘤病人来说,要避免吃含有激素的食物,比如某些动植物饲料中添加了激素的食品,这些激素会在动物体内积蓄一部分、继而产生不利因子,人类食用后会间接摄入那些激素,造成复发转移风险。

  还有一种可能是源于营养不均衡和饮食习惯。有些人对某些食物偏爱或者厌恶,导致营养不均衡乃至偏失,影响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譬如有些人只吃素不吃荤,或只吃荤不吃素;有些人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喜欢吃生冷油腻的食物。这些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身体营养失去均衡,人体抗病能力降低,从而增加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这些常见食物,为何会被贴上“发物”标签?

  基于以上几种可能性,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被认为是“发物”的食物,并给出一些简单的解释和回答。

  鸡 大多数人的补益品

  很多肿瘤病人认为,鸡会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尤其是公鸡。他们还认为鸡蛋也不能吃。其实,我们没有查证到这样的直接证据。鸡以及相关食品是一类高蛋白质、低脂肪、微温性的食物,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好的补益品。它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并且容易消化吸收。

  古代文献中时常提及鸡可以作为体质虚弱的病人恢复体力和健康的佳品,《神农本草经》就把它列为“上品”之物。现代生活中,为了让一些手术后患者尽快康复,我们也经常建议他们吃鸡肉。当然,对体质偏热或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宜多吃鸡肉或鸡汤。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选择正常饲料饲养长大的鸡,并且在宰杀时去除一些含有较多脂肪或激素的部位,如鸡头、鸡屁股、淋巴结等,去除后再烹饪也会让人食用起来更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肿瘤中医药中,我们还经常用到鸡身上的一些器官作为药材,比如鸡肫内皮(鸡内金)。这些药材有很好的消瘀散结作用,可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海货 补钙、降血脂还能提升抗癌力

  很多肿瘤病人认为海货不能吃,包括海鱼、海虾、海螺、海带,认为海货含有较多的盐分和重金属,会刺激肿瘤生长、转移。这也是没有太多科学依据的。

  海货是一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碘、硒等营养素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比如,海鱼可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海虾可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海螺可以补血补钙,促进骨骼发育;海带可以清热解毒,软化血管;深海鱼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能提升抗肿瘤能力。

  海鲜过敏或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要适量食用海货,并且要注意清洗和烹饪方式。另外,我们也要注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海货,避免吃含有激素或有添加剂的海货。海货的保存方式也有讲究,保存时间不宜长,要吃新鲜的。海货很容易变质,哪怕在冰冻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在抗肿瘤中医药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海产品作为药材,比如海藻、昆布、牡蛎。这些药材归属于软坚散结的抗肿瘤中药范畴,有很好的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清除自由基、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

  豆制品 海带豆腐汤可预防肿瘤

  部分肿瘤病人认为豆制品会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尤其是大豆和豆浆。他们认为豆制品含有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会刺激性激素相关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其实,这也是没有太多科学依据的。

  豆制品是一种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比如,豆制品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糖,预防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豆制品可以提供植物性雌激素,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豆制品可以提供抗氧化剂,抵抗自由基和癌变。海带豆腐汤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它可以预防肿瘤且调节口味。

  当然,对豆制品过敏或消化不良者来说,要适量食用豆制品。另外,我们也要注意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豆制品,避免吃含激素或转基因的豆制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肿瘤中医药中,我们还经常用到一些豆类作为药材,比如白扁豆、赤小豆、豆豉。这些药材都有很好的调节气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作用,对肿瘤康复是有益的。

  以上是对常见“发物”的分析。切记,不能盲目地相信或否定某些食物对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而要科学地理解和运用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与其恐惧“发物”,不如重视营养平衡

  还有不少病人经常这样问医生:“马上要过节了,饭桌上如果有腌制食品,我能吃吗?”“咸菜里盐分过多,有亚硝酸盐,会不会促进肿瘤发展?”

  其实,虽然这类食物不是绿色食品,但一年里偶尔吃一次,调调口味还是可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推荐病人难得吃一道“雪菜黄鱼羹”或者“雪菜黄鱼汤”来改善一下口味。尤其是当人类自身免疫功能在康复期间恢复得不错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这么一点点的摄入量就导致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与其恐惧“发物”,我们更应关注一个被忽视的真相:良好的营养状态,才是抗癌战线最坚实的后勤保障。我们认为,“发物”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科学概念。其背后是古人对食物与疾病关系的经验总结,部分可用过敏、消化不良等现代医学解释。而真正的危险是营养不良,因盲目忌口而导致的体重下降、免疫力受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食疗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食疗,还有一些特定的营养搭配来辅助我们在生活中抗病,增进营养。只要搭配得当,喜欢吃的东西只要能在适度、适量的情况下选用,那么个体的健康膳食和饮食是有很好保障的。我们尤其提倡多摄入含较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食物。

  同时,荤素搭配也是值得提倡的自然饮食方法。一般来说,如果想在治疗期间扛得住抗肿瘤治疗,建议根据年龄和吸收能力,把荤素食材进行简单调配。如果病人的消化功能不好,营养不能一下子摄入太多,建议荤素搭配为3:7或2:8。如果病人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抗肿瘤治疗,且需要有很好的营养摄入,建议荤素搭配增加到5:5或随症调配。

  总之,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我们无需全盘否定传统智慧,但必须用科学的标尺去衡量它。对肿瘤患者而言,餐桌不应是焦虑的战场,而应是滋养与希望的源泉。放下对“发物”的无端恐惧,拥抱科学均衡的营养,才是对抗疾病、走向康复的真正智慧。

  (成文武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治疗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