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统战赋能特色产业 百花齐放拓宽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11-12 02:23:40 来源: 证券之星

  

  中新网江西都昌11月11日电 (陈典洪 张紫欣)鄱湖之滨,田畴铺绿,产业勃兴。在鄱阳湖畔的江西都昌县,果园里猕猴桃、火龙果挂满枝头,一批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依托统战搭桥的政策赋能与精准对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一幅“产业兴旺、民生改善、村企共赢”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政策领航 织密村企对接“连心网”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都昌县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都昌县工商联主动作为,以“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帮什么”为原则,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摸清乡村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为村企精准对接“画好施工图”。

  都昌县委统战部将“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产业帮扶的主引擎,积极牵线搭桥,推动24家企业与重点村精准对接,投入520万余元建设资金,流转土地1250余亩,为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根基。

都昌县鑫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内,火龙果长势正旺。 占玲玮 摄

  特色产业赋能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都昌县立足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旅融合,乡村产业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稳步迈进。

  大港三尖源珍品保护与开发有限公司深耕山区十六载,从最初500亩种植区,逐步发展为集特色种植、产品深加工、农业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企业,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监测户+残疾户”模式,将“三尖源”打造成凝聚科技、绿色与情怀的区域公用品牌,让深山里的猕猴桃、香菇变身“金果子”“钱袋子”,带动23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统战部引来的‘金凤凰’。”都昌县大港镇大港村党支部书记王红芹,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在统战部门牵头下,申港农业、胜华禽业、鑫兴农业等企业与大港村深度合作,不仅让村集体收获稳定分红,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收,沉睡的乡村资源被彻底激活。

  新兴特色农业的成长,离不开精准赋能。当地引导九江鑫兴农业引入台湾优质火龙果品种,在大港镇打造集采摘、观光、农乐于一体的产业园。如今,百亩大棚里鲜红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期预计年产鲜果超30万斤,既丰富了城乡居民“果盘子”,也为群众开辟了绿色增收路。

  从三尖源“一颗猕猴桃”到鑫兴“一枚火龙果”,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发展,都昌特色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背后是都昌县凝聚多元力量、服务产业发展的坚实作为。

  乡村蝶变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乡村振兴的成效,最终要写在村民的笑脸上。都昌县坚持“群众需求导向”,让企业帮扶既“输血”更“造血”,既兴特色产业更惠民生,让乡村蝶变既有产业筋骨,更有民生温度,幸福底色在潜移默化中愈发鲜亮。

  产业兴则就业稳,就业稳则民生安。江西胜华禽业360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场的落地成型,成为乡亲们家门口的“就业福地”。在县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与支持下,企业不仅为特色养殖产业筑牢规模化根基,更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带动上下游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是企业的责任担当。”江西胜华禽业副总经理李烨表示,在统战部门支持下,企业正推动乡村产业集群式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产业园的加快建设,为都昌乡村的民生改善再添强劲动能。作为都昌县“一乡一园”建设提档升级的重点项目,产业园不仅推动乡村产业集群式发展,更以产业链延伸带动民生福祉提升。

  从饲料供应到生猪养殖,从屠宰加工到冷链物流,项目全链条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务工不出乡、挣钱顾家庭”。与此同时,产业园的建设还将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催生运输、服务等相关岗位,形成“一个大项目带动一片就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

  鄱湖潮涌,田畴鎏金。都昌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统战搭桥的精准对接,到特色产业筑基的蓬勃生长,这条乡村振兴之路,藏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同心密码,更写满“枝叶关情”的民生暖意,都昌县统战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生动实践,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照进现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