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写字最烂小组”,展示!🌭

发布时间:2025-10-30 07:34:09 来源: 中国网推荐

  

  网络时代,需要手写的机会大大减少,不知道您是否还会像学生时代那样,为了练一手好字而默默努力,或是因为自己的字迹不够俊秀而暗自神伤。在社交平台上,就有这样一个小组,聚集了不少网友,他们自称是“史上写字最烂小组”。

  起初,小组成员们只是分享自己的“一手烂字”。而近两年,小组里出现了不少求助帖,大多是想要网友帮忙辨认重病或已故亲人留下的模糊字迹,这些形如“天书”的字条,让小组成员们绞尽脑汁,这个颇具“自嘲”色彩的小组,也有了更多温暖的痕迹。

  2023年5月,“史上写字最烂小组”里出现了一篇特殊的帖子。发帖网友称,这是奶奶去世前一周写下的,当时老人已无法言语,笔画颤颤巍巍、行句交错重叠。这模糊的字迹,成了家人读懂老人生命最后时光的牵挂。

  冀梦雨:第一个求助帖出现的时候,回复是极少的。那我作为组长,我是第一时间给帖子加了精选,希望这个帖子能够在小组更显眼一点,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帮他。

  除了一些相对清晰的字,如“我”“留下”“回家”等,直到现在,这几行临终的话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从这个帖子出现后,冀梦雨开始特别留意类似的求助。

  冀梦雨:第三个求助帖子,也就是“史上写字最烂小组”,我们组出圈的第一个帖子,这个帖子的楼主,他贴上了父亲在ICU里写的字。网友也是对他的信息进行了成功辨认,有讲说喉咙里有东西咳不出来。

  这个帖子从发出,到第一条准确回复,时间不到50分钟,后来,发帖网友也带来了好消息,父亲已转危为安。

  随着“史上写字最烂小组”出圈,这样的求助帖越来越多,很多网友都是新注册用户,专门为辨认字迹而来。原本轻松的网络空间里出现了沉重的话题,作为组长,冀梦雨努力寻求小组氛围的平衡,她为求助帖建立了“专楼”。

  不敲锣鼓不放炮,不收礼金,默默无闻过丧日,移风易俗;一万七,分给每个孩子;祖父已去,要好好学习,听党话、跟党走。

  这些辨认出的字迹,虽是只言片语,对亲人而言却字字千金。其实,在众多求助帖中,能明确辨认出的仅是少数,大多数字迹都难有准确结果。

  冀梦雨:我个人认为这个字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对求助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他有这样一份牵挂、一份惦记,虽然他可能永远也认不出来这个字究竟写的是什么,但他知道这个字一定表达的是对他们的在意。

  为了这份在意,小组成员们每次都会努力去破译,他们用涂鸦笔先描摹轨迹,然后在空白纸上复写;或将笔画拆分后重组,能还原一笔是一笔,能认出一字是一字。

  冀梦雨:我觉得首先这个氛围一定不是某一个人去形成的,既不是小组组长,也不是辨认出来某一个字迹的某一个组员,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

  有时,小组成员们努力去辨认字迹,但发帖人却再也没有回复过,起初,冀梦雨也曾失落,但后来,她对这样的情况有了新的认知。

  冀梦雨:他们没有回来,恰恰是他继续好好生活了,他在往前走,无论这种往前走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对当事人而言,往前走一定是比他沉浸在当下的这种情绪中要更好,因为他会感受到的痛苦相对来讲是会被稀释掉的。

  天花乱坠的“烂字” 渴望进步的决心

  “史上写字最烂小组”成立于2019年,目前已经有近20万组员了,在这个被组员们自嘲为“烂字大本营”的小组里,除了这些暖心的求助帖,更多还是轻松的日常。

  在这里,组员们分享各种天花乱坠的“烂字”,脑洞大开的组员们还会对这些字进行各种各样的比喻,比如“奶奶散开的毛线团”“干裂的大地”“字在做瑜伽”等等,号称史上最烂的字到底长啥样?

  2020年底,冀梦雨还在就读师范专业,常常为如何写好字而苦恼。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史上写字最烂小组”。

  冀梦雨:我当时自己练字练了一年,没有任何的进步,反而还写得越来越烂了,可能是因为我老在网上搜一些练字的诀窍,它给我推送了烂字组的帖子,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就点进去了。

  小组帖子里囊括了五花八门的“烂字”,有语文老师分享判卷经历,有医生晒出潦草的处方笔记,还有学生展示课堂速记。大家在这里可以坦然展示自己的“烂字”。

  冀梦雨:这种氛围是很自由、轻松的,因为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会说,你这个字应该怎么练,应该怎么写是更好的,但是在这个小组里,大家都只会说你字有什么特点,你的字有什么风格,没有任何的贬低,也没有任何的束缚。

  后来,小组创建者因个人原因离开了这里,他把组长的接力棒交给了“每帖必回”的冀梦雨。为了提升小组活跃度,冀梦雨还发起了“烂字组第一届烂字大赛”。

  冀梦雨:这是第一名写的字,可以说视觉冲击力非常强,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都不知道哪是正面,横竖倒了半天才看出来。一个字也认不出来,认不出来就对了。第二名字也是几乎都已经看不出来它的文体了。你看这个字虽然他可以认清楚,他是可以看清楚每个字的,但是这个组在我们小组有一个特别的分类,就是小学生字。

  冀梦雨说,组员们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展示字迹,并非以“烂字”为荣或选择躺平,而是因为努力练习后仍写不好的无奈。在这背后,是一颗颗选择以平和心态接纳不完美,并依然渴望进步的真心。

  冀梦雨:绝大多数组员,包括我自己都是因为我努力了,我练了,我也想写好,但我就是写不好。我们更倾向于一种平和的心态吧。我们倒也不是说鼓吹大家去写烂字,而是如果你努力了,但是你没有做好,试着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去接受。

  从练字困难户到“烂字小组”组长

  冀梦雨来自河北邯郸,今年刚毕业的她,目前在邯郸一所初中担任语文老师,虽然身为“烂字小组”的组长,但她一直渴望写一手好字。

  从2019年起,她开始每天练习书法,这一坚持就是2000多个日夜。那些与 “烂字”较劲的时光,不仅让她告别了曾经的书写困扰,也让她对书写意义有了独特理解。

  冀梦雨:我的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生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在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今年9月份刚刚参加工作。

  作为“烂字小组”组长,批改作业时,冀梦雨也会格外留意学生的书写状态。

  冀梦雨:因为现在他们才初一,刚从小学升上来。其实知识性的内容并没有很多,但这是习惯养成很关键的一个时期,所以我会尤其强调书写。并不是你一定要写得多好,而是你书写的时候一定要认真。

  今年9月10日,是冀梦雨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教师节,学生们送她的礼物里,就有一幅书法作品。

  冀梦雨:他还很贴心地给我介绍这是什么字,怕我不认识。我问他,为什么送我这个,他说因为你是语文老师,并且在班里总是给我们强调书写,所以我想给你看看我的书法作品,并且他在这里还煞有介事地盖了一个他自己的印章,很规整。这幅字贴在这是因为我想让孩子知道我是很重视他这份礼物的,我觉得他这份礼物送得非常用心,所以我就贴在这里了。

  每天晚上,备课工作结束后,冀梦雨都会铺开纸笔,开始她雷打不动的练字时光。从2019年至今,她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打卡记录自己的练字进展。

  冀梦雨:初衷是因为我当时大学上的是师范专业,我们有一门专业课就是书法课,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师范专业,我们的教师技能就是要求你必须写好硬笔字,软笔字包括黑板字。我刚开始练字的时候,我的妈妈和舅舅每天都会坚持在我朋友圈点赞,我坚持练字,他们坚持点赞还会给我评论,一直给我评论一个大拇指。养成习惯之后就不知不觉自己就一直这样练下来了。

  如今,虽然冀梦雨早已告别了“烂字”的困扰,但她始终保持着对文字的敬畏之心。作为“烂字小组”的组长,她深知,认真写,比写得好看更重要。

  冀梦雨:我个人现在倾向于书写是一门特长,就像唱歌跳舞一样,有的人他会唱歌,有的人他五音不全,你能写一手好字当然是最好的,这是你的一个特长。但是如果你字写得不是那么出色,你认真了,你努力了,那么无论这个字写得好还是不好,我觉得都是值得鼓励,都是值得赞美的。

  与“烂字”较劲 让生活“工整”

  一群被烂字“拖后腿”的人,却成了帮人辨认字迹的热心肠,一串串模糊潦草的弯曲字句,在他们眼中是亟待破译的情感密码。小组组长冀梦雨说,求助者家人临终前留下的字句固然很重要,但字句背后的那份牵挂和在意,其实更为珍贵。同样的,辨认出的这些字条让人感动,而更让人感到温暖的,是一群陌生人为了一句话,一起努力的这种氛围。

  认真地写,比写得好看更重要,用自嘲和鼓励来消弭书写焦虑,用抱团和互助来完成自我和解,带着轻松的心态去努力练习,字迹也许依旧潦草,但生活却能工整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