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

发布时间:2025-11-26 19:26:35 来源: 国际在线

  

  中新网杭州11月26日电(鲍梦妮)11月26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情况。据发布会消息,浙江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

发布会现场。 鲍梦妮 摄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2024年,浙江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570.5万亩,总产量130亿斤,比2020年分别增长了80.4万亩和8.9亿斤。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的背后,是浙江坚持科技强农,以常规早籼稻、籼粳杂交稻等作物为重点,深入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十四五”期间,该省认定国家超级稻品种14个,占全国总数的27.4%,居全国第一。

  谈及科技如何助力农业发展,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大海表示,五年来,浙江持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实”种业底盘,做“精”优良品种,育“强”种业产业,全力打造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如今,该省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南繁公共实验室,省级种质资源库(圃)实现产业全覆盖。创新“产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验题”机制,“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育成功农业新品种(及组合)362个;培育西蓝花“台绿630”“浙青161”等可替代国外品种,有力扭转了进口品种垄断局面。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作为海洋渔业大省,浙江正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建设现代海上粮仓。

  “种植业是渔业的‘芯片’,为此我们投资1个亿,正在同步建设浙南、浙北两个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围绕大黄鱼、青蟹、南美白对虾、泥蚶等我省的优势品种,全省育成海水新品系19个,获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11个。”浙江省海洋经济厅副厅长徐建兵表示,浙江还大力发展现代远洋渔业,现已建成全国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吸引150余家远洋渔业关联企业进驻,从而构建起集捕捞、运输、冷藏、加工、贸易、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据悉,2024年,浙江海洋渔业一产产值达1079.2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5.9%;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55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