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06:43:31 来源: 人生五味
中国手机已开启一场由智能手机向人工智能(AI)终端的变革,其背后是“人工智能+”实践加速的落地。
“过去20年,我们总说‘智能手机’,但今天的手机是真的智能吗?”在近日举行的荣耀Magic8系列暨MagicOS 10发布会现场,荣耀CEO李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当 AI 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应用,新技术正在塑造新的智能终端。
从工具到“生命体”:AI自进化手机已来
“真正的智能,不是静止的雕像,而是一条奔流的河。就像人类的婴儿,通过一次又一次触碰、探索和思考,不断转变,最终成为独特的个体,这才是进化的力量。”
在李健看来,AI时代的手机,应该被称为AI终端,而且是“自进化的”、“活着的”。
“如果说普通手机出厂的那一天,它的智慧体验已经临近终点,那么荣耀 Magic8 在手的那一刻,它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李健介绍,最新发布的年度旗舰新品荣耀 Magic8全系列标配了功能完整的AI键。用户长按AI键,手机中的智能体YOYO将一键启动,它能看见万物,也能帮你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比如,YOYO能瞬间完成不同购物平台间的比价、自动领取优惠券,作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它还能建立专属个人知识库,为用户量身定制健身管理建议……
衣食住行购,万事找YOYO。可以说,YOYO智能体是用户的“全能搭子”。它可以是购物搭子、美食搭子,也可以出游搭子、健康搭子,更是工作搭子。
这些功能背后是AI智能体通过强化学习机制,在陌生领域不断试错、总结、自我博弈,形成持续进化的决策模型。
从Magic V5实现200个场景的自动执行,到Magic8系列已经跃升至超3000个场景自动执行,在短短90天内实现了15倍的增长。同时,YOYO深度打通系统底层超过80%的高频场景,接入超过4000个生态MCP和生态智能体。
从智能终端到智慧生态:“AI+”正加速落地
“我们期望从一个智能手机公司,走向一个AI终端生态公司。”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李健毫不讳言荣耀仍在转型过程中。其转型方向与中国“人工智能+”战略高度契合。
AI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正深刻重构产业格局。
今年以来,中国AI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截至2025年7月,中国发布了1509个大模型,数量占全球首位。Hugging Face榜单显示,前十名开源大模型中中国占九席。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但大模型不是AI产业的终点,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应用、重塑人类生活,正成为产业探索的方向。
今年8月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包括人工智能手机在内的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荣耀AiMAGE影像系统,其同样具备自进化能力,通过云端协同大模型,实现效果按月甚至按天提升。荣耀Magic8系列为用户带来灵感帮拍、AI追色、AI修图、自由指令生图、全新Live图等玩法,从拍前引导,到拍中调色,再到拍后修图,随手出大片让拍照变得更简单。
这一代Magic8系列在影像能力也是再突破,Magic8 Pro拥有2亿超夜神长焦,同时搭载1/1.4英寸大底、f/2.6超大光圈和CIPA 5.5级防抖,在暗光场景下的拍摄能力也能打 。
在性能配置上,荣耀Magic8全系带来同代芯片的跨代领先性能体验;新一代青海湖电池,让荣耀Magic8全系容量突破7000mAh,在信号、安全、可靠性、音质等方面均带来优秀表现,可称之为2025年度巅峰旗舰。
据介绍,荣耀计划五年投入720亿元,研发支出占比超营收 15%,全球布局研发中心,为 AI 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提供坚实支撑。
李健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荣耀“阿尔法战略”,即从打造智慧手机、构筑智慧生态到拥抱智慧世界,明确“端侧AI为核心、以人为本释放人类潜能”的方向,打破行业“唯云端论”的路径依赖,提出自进化AI发展范式,为全球产业提供摆脱路径依赖的“第三选择”。
从AI Phone到Robot Phone:手机不该是固有形态
“智能手机时代是iPhone的时代,我认为 Magic8 启动了 AI Phone 时代,而未来还有第三个方向,我们已在做的,就是Robot Phone。”
在发布会最后,荣耀给出了更令人期待的未来。
在这一引发社交媒体广泛讨论的彩蛋中,手机的可动镜头仿佛有了生命的迷你机器人。
荣耀发布的文案称,它具备AI的超强大脑,能随时随地洞悉万物;它具备机器人的超强行动力,陪你共享生活点滴;它更能化身你的专属摄影机,敏锐捕捉每一个有爱的珍贵瞬间。
李健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我们期望手机不能是一种固有的形态,不能多少年前是这个样子,多少年后还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对手机的未来有一个探索。”
AI终端的竞争正拉开帷幕。而手机形态的变化,只是全球产业竞争的一个缩影。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列出的目标正逐步迈向现实: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可以预见的是,在“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下,中国智能经济将迎来更多创新突破,为全球AI发展注入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