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17:13:18 来源: 齐鲁晚报网
中新社悉尼11月4日电 题:澳大利亚节目制作人格兰杰:用镜头呈现“迷人中国”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1983年,年轻的澳大利亚记者格雷格·格兰杰(Greg Grainger)第一次赴华采访。彼时的他,料想不到数十年后会如此频繁地将镜头对准这个国家。
过去八年间,作为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格兰杰几乎每年都前往中国拍摄电视节目,推出了《未来中国》(Futuristic China)、《美丽中国》(Charming China)等系列节目。“我们想向观众展示中国是如何发展的,展现中国非凡的历史文化,以及各地的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
“在中国的拍摄令我大开眼界,让我有机会真正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在格兰杰眼中,现代与古典、多元与融合,共同交织出一个“迷人的中国”。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亮点。”在四川,看大熊猫、尝夫妻肺片;在海南,了解黎族文化、逛海鲜市场;在山东,爬泰山、品青岛啤酒……观众跟随着格兰杰的镜头,一同探索多彩中国。
图为澳大利亚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格雷格·格兰杰(Greg Grainger)在中国海南拍摄节目。 (受访者供图)
《未来中国》聚焦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进步。“我看到中国在制造业、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格兰杰还拿起书桌上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模型说,他曾探访过生产高铁的工厂,中国交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谈到近年来在全球社交平台上流行的“China Travel”话题,格兰杰笑着说,“这正是我们的节目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人们想更多地了解中国”。
连续多年担任“当考拉遇见熊猫”中澳友好微视频大赛评委,格兰杰表示,看到两国人民通过制作视频展示彼此的文化,令他深受触动。他认为,媒体在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有责任说出真相,不被政客所左右”。
从格兰杰身上不难看出对职业的热忱与对专业主义的追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澳大利亚广播电视行业蓬勃发展,对此感兴趣的格兰杰高中时便决定“这就是要走的路”。他曾在悉尼和伦敦的主要电台和电视台任职,还获得过澳大利亚新闻大奖洛吉奖(Logie Awards)。
“我只是对这个世界着迷。”格兰杰告诉记者,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从1990年起便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全职拍摄纪录片。其团队与澳主流媒体、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等机构合作,专注于展现全球各地的民俗文化、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等。“我们拍摄的一切都是100%真实的,原原本本地呈现人物、事件和场景。”
走进格兰杰的工作室,各种录像带整齐码放,好几台电脑旁的白板上清晰列着待办事项,书架上摆放着介绍各地风土人情的书籍。“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就是在这里开会、剪辑、制作配乐,至今已在全球多地制作了大约400个电视节目。”格兰杰自豪地说。
年逾古稀的格兰杰步履不停,他不久前刚刚结束香港和澳门的拍摄,12月将再次前往南极洲。
当被问及对有志于从事传媒行业的年轻人的建议时,格兰杰说:“如果你对讲故事和调查事物有真正的渴望,这正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保持这种饥饿感,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我最大的忠告。”
“所以你一生都会做一个讲故事的人?”面对记者的提问,格兰杰毫不犹豫地答道:“是的,永远会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