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05:17:50 来源: 杭州网
中新网吉林11月12日电 (记者 石洪宇)16岁的刘纪博稳坐叉车驾驶室,目光紧盯叉齿。他轻推操纵杆,叉齿精准探向货架上的红灯笼细链,轻轻一勾,红灯笼被摘下。随后,又通过类似步骤将灯笼挂回货架。
刘纪博用叉车悬挂红灯笼瞬间。 石洪宇 摄
12日,上述场景发生在吉林经济贸易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展现了其“毫米级”的精准控制能力。“这个绝活需要勤学苦练,眼睛要看得准,也要把握好车距。”刘纪博向记者介绍,他正在备战明年举行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刘纪博所在的吉林市被誉为“化工城”,当地近些年持续培养创新型、工匠型产业工人。官方介绍,“叉车摘挂灯笼”等技能正是应对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创新之举。
刘纪博正在用叉车挂红灯笼。 石洪宇 摄
“智能、AI手段提升了现代物流的效率,对叉车工的‘稳准快’也有了更高要求。”指导教师王戈军介绍,“叉车摘挂灯笼”等精准操控技能,在施工、仓库、装卸等复杂的作业现场大有可为。
王戈军介绍,“叉车挂灯笼”“叉车翻硬币”等趣味项目已融入课堂实训,锻炼学生的精准操控能力和心理素质。
据了解,吉林市在培育产业工人方面的创新举措已初显成效。学生不仅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各类奖项,叉车驾驶证通过率也从85%跃升至95%。毕业生因“实操能力强、适应岗位快”受到京东物流、顺丰仓储等企业的青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