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4 17:15:16 来源: 股城网
秋冬换季易患感冒,北京市民张焕在外卖平台上用个人医保账户“下单”两种非处方感冒药,不到半小时送到家中,现金支付不到1元。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0多个城市已开始试点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告别了线下购药“跑腿”的繁琐。但有调查发现,线上医保购药存在一些“卡脖子”现象,受访群众普遍期待实现与线下“同品同类”,如慢性病处方药也能线上购买,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医疗器械等。
无需奔波医院排队开药、24小时即时下单配送、历史用药信息可追溯……线上医保购药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线上买药的便捷、医保报销的实惠,两者叠加在一起,让民众普遍对这一药品销售渠道充满了期待。调查显示,试点城市用户复购率高、使用频次提升等,印证了民众对线上医保购药的认可与依赖。
但也要看到,报销药品种类少等问题,已成为线上医保购药的关键堵点。比如当前多数试点城市仅支持非处方药(OTC)在线上通过医保支付报销,而慢性病患者常需的处方药、老年人常用的医疗器械等,仍难以纳入线上支付范围。以北京为例,流感季热门药物“速福达”需线下挂号开方,同家药店线下可用医保个账支付,但线上却无法操作。
此外,一些“药贩子”可能会在线上倒卖医保药品,也阻碍着线上医保购药的推广与普及。线下医疗机构和药店在基金使用方面受到严格监管,欺诈骗保等会受到严厉惩处,而线上交易隐蔽性很强、监管难度大,不法分子容易钻空子,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串换药品、虚假结算。
打通这些堵点,要有针对性更强的举措。首要的是,扩大线上医保支付品类范围,逐步实现与线下“同品同类”。此外,还需要结合电子处方流转、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开方等举措,将慢性病处方药、医疗器械纳入线上支付目录。在医保基金安全方面,可借鉴一些地方的试点经验,应用人脸识别、药品追溯码等技术,实现药品流、交易流、信息流的全流程追踪,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火墙。还应大力推广国家医保局药品比价小程序,倒逼药店针对线上线下、参保人员和自费患者等,均能够做到公平定价,避免线上医保报销福利被“阴阳价格”人为打折。
线上医保购药不仅关乎群众用药的便捷性,更涉及医保基金的安全与高效使用。这一模式的完善与普及,是医疗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步,难度不容低估。唯有打通品类限制、基金监管等关键堵点,才能尽快完善并全面普及线上医保购药模式,让民众普遍享受到由此带来的方便与实惠。(唐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