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2 06:40:26 来源: 东方财富网
中新网晋中10月21日电(高雨晴 贾发珍)金秋时节,“晋商故里”山西祁县的梨园里,千年种植历史的“祁县酥梨”迎来丰收。果农采摘分拣、智能车间运转、鲜果运往国内外,这颗“黄金果”正借科技赋能与品牌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果”。
祁县能成为“中国酥梨之乡”“中国梨产业十强县”,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境内800米至1000米的丘陵地带土层深厚,充足的光照与显著的昼夜温差,共同孕育出祁县酥梨皮薄肉细、香甜酥脆的独特品质,使其被誉为“果中一绝,梨之上品”。
作为世界公认的水果优生区,这里的酥梨不仅风味出众,更因富硒特质兼具营养价值,2008年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还斩获北京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等多项殊荣。目前,全县梨种植总面积达7.13万亩,其中酥梨占比89.2%,古县镇、城赵镇两大核心产区贡献了近九成种植面积,古县镇更入选“祁县酥梨市级专业镇”。
丰收的底气,来自多年来在产业升级上的持续发力。2024年,祁县精准布局三大重点项目:投资500万元的酥梨智慧产业园在梨苑新村建成600亩水肥一体化标准园,铺设防草布1250亩,硬化田间道路4公里;90万元的富硒酥梨基地项目通过无人机喷施富硒肥料,建成3625亩高品质基地;800万元的品牌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为产业提质注入动力。
科技赋能贯穿生产全程,无人机、弥雾机等现代设备广泛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黄色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普及,每年1万余人次的技术培训让果农精准掌握标准化种植技艺。水利保障同样坚实,通过“分区轮灌+错峰补水”模式和灌区升级改造,不仅恢复水浇地1.53万亩,更让梨苑每亩预计增产600斤。
从田间到市场,完善的产业链条让“好梨卖好价”成为现实。全县341余座现代化恒温储藏库、2.3万余个气调库,构建起超20万吨的贮藏体系,实现“四季常鲜”;鑫农源等企业的智能分选设备,能以毫秒级速度完成酥梨重量、糖度、品相的全面“体检”,确保出厂品质。
目前,10万亩酥梨获无公害认证,1万亩获绿色认证,1.2万亩通过GAP认证,7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2.5万亩梨园完成出口备案,产品远销国内数十个省市及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出口创汇总额突破1亿元,连续7年获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品牌升级与金融助力让产业活力更足。2024年11月,上海国际果蔬展上,祁县酥梨公共区域品牌Logo正式发布,借助梨花节、展销会等平台与媒体宣传,“祁县酥梨”的品牌辨识度持续提升。山西农担晋中分公司推出的“酥梨贷”,将单户授信额度提至300万元,累计提供担保贷款7000余万元,计划三年内再增信2亿元。加上县政府每年500万元专项扶持、果树保险全覆盖等政策,形成全链条保障体系。
从千年农耕传承到现代产业集群,祁县酥梨已撑起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不可替代的富民产业。随着产学研合作深化与“特优农业品牌强县”项目推进,这颗带着晋商智慧与黄土芬芳的“黄金果”,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更甜蜜的发展故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