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属于所有人🐍

发布时间:2025-08-11 18:58:10 来源: 华商网

  

  如果一个运动员既能参加奥运会,又能参加世运会,那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在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这样一位幸福的运动员,她就是中国体操界的“不老松”——商春松。

  商春松14岁就进入中国体操国家队,17岁参加体操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以队长身份和队友一起获得体操女团铜牌,次年,她宣布退役。2022年,26岁的她选择重新出发,开始接触跑酷运动。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她就先后在2024年的法国跑酷世界杯和日本跑酷世锦赛中,夺得女子自由式冠军,为中国跑酷队斩获世界杯和世锦赛的首枚金牌。

  如果商春松在成都世运会再次获得冠军,她就将获得跑酷运动的大满贯。这是她的目标,但并非唯一诉求,“等有一天退役了,我想要将跑酷运动推广到大学校园里。当然,我更希望跑酷有一天能够进入奥运会。”

  这是商春松的梦,因为世运会,她的梦想正慢慢照进现实。

  商春松也是无数体育人的代表,她能成就传奇般的体育生涯,固然有个人努力追梦的因素,但也离不开世运会这个竞技平台的激励和塑造。对于个体命运的审视,可能会让我们更清晰地洞察世运会存在的价值。

  世运会从一诞生起,就被视为对奥运会的补充,非奥项目成为它的重要标签。

  不过,世运会从来就不是奥运会的附庸,而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他们各美其美,共同演绎了体育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一些小众项目进入世运会,就提醒人们,体育是多姿多态的,它们都需要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每个体育项目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之别。

  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人生如此,体育亦如是。世运之美,美在多态。

  再如世运会强调参与价值和分享的理念,对奖牌的材质、规格没有统一规定,每届设计都能“玩出花”。成都世运会奖牌“竹光”采用“开口”样式,内含一枚可双面佩戴的金属徽章,还能连接项链使用。获奖运动员可将徽章从奖牌中取出,赠予对自己重要的人。

  当奖牌不仅是荣誉的象征,还能成为情感传递的载体,这样的体育盛会更能直达人心,更能显示体育的温度。世运之美,美在分享。

  世运会除了吸纳职业运动员外,部分群众基础广、门槛低的项目允许非职业选手或“跨界爱好者”参与,尽显“全民体育”理念。世运之美,美在包容。

  此外,世运会部分项目的裁判机制更强调“运动员自治”。以成都世运会的团队飞盘项目为例,这是一项自我裁判且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飞盘精神”指导运动员如何自我裁判以及规范自身行为。如出现了犯规或争议,由双方场上队员商议解决。世运之美,美在尊重与平等。

  如果说奥运会像剑拔弩张的竞技场,世运会则更像一场体育嘉年华,展示和表演色彩更浓,趣味性也更强。世运会的举办告诉人们,体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卓越,还有乐趣、热爱、平等和人性的温度,以及体育带给人们的无限可能。

  世运会给商春松的人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和体育给予普通人的改变与塑造,没有本质的不同。世运会的存在和发展,就是在给世人传递着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体育不是少数精英的游戏,它属于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