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文化潮涌 唱响新时代同心曲🥓

发布时间:2025-08-13 17:12:25 来源: 股城网

  

  漫步在千年古镇上海枫泾镇,古树环绕、青砖古厝,古朴的历史建筑与现代的气息相互辉映,仿佛能听见时光的脚步声。但这里可不仅是个江南古镇,枫泾也在统战史上留下了璀璨印记,相继走出了朱学范、丁聪、张慈中等多位爱国仁人志士。随着近年来的上海统战文化热潮,许多人在这里漫步、读懂统战历史文化。“原来团结的故事可以这么潮!”一位近日参与上海统战文化City Walk(都市漫步)的“90后”统战成员如此感叹。像这样的“团结之路”,今年上海统战文化周“上新”了七条,每条都吸引着年轻人走进团结故事。

  一个“潮”字,道出多地统战文化集中展示时的特色,成为统一战线创新表达的关键词。

  在上海统战文化周的开幕活动中,黄炎培曾孙、民建会员黄翔,和曾祖父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黄翔说,曾祖父用一生坚守了“理必求真,事必求是”。如今,与先辈背影重合,黄翔也成为了民建的一员。他们站在大屏幕前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与全息投影“还原”,讲述自己的家事,讲述国事,也让统战故事以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流传。

2025年上海统战文化周活动现场。    上海市委统战部供图

  类似的做法,在全国还有很多:打开重庆统战历史文化100秒系列短视频,便可领略统一战线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彩故事;拿起一枚“福建同心地标”书签,统战故事扫码即听;沿着武汉武昌“红色线路”、东湖“绿色线路”步行或骑行,可以打卡多个历史文化旧址点位……统战文化表达体系的创新,为统战文化增添了科技、时尚的色彩,让统战文化破圈传播,走近年轻一代。

  近年来,北京、上海、重庆、湖北、福建等地以统战文化活动为抓手,系统进行统一战线历史挖掘、理论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价值引领,让民众从City Walk中遇见、在休憩中感知、在阅读中思考、在观展中看见、在活动中体验统战文化,打造了一批永不落幕的宣传阵地,让统战文化持续走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潮”字,折射出新时代统战文化的生命力,蕴含着统战文化活动近年来在各地“集中迸发”、蓬勃发展的密码。

  “有意义、有意思、有粘性、有网感”,这是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斌经常提的目标。近年来,北京市策划举办“同心之旅复兴有我”系列活动,组织各领域党外人士、互联网大V、媒体记者等走进首都统战新地标,2024年度线上阅读量1.1亿次。这四个“有”,确实“粘”住了许多年轻人和网络人士。

  “潮”,不仅是统战文化与新技术相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焕新。在湖北打造的统战文化博览汇活动矩阵中,“东湖论坛·遇见文化”是主体项目之一,遇见楚文化、遇见三国文化、遇见武当文化……无不是依托当地特色、对传统文化的激活与创新。

  这些统战文化活动各具特色,但都放大了“团结”二字的声量,以“团结”文化凝心聚力。从北京市的“同心之旅复兴有我”活动,到上海、福建的统战文化周,重庆、湖北的统战文化月、统战文化博览汇等活动,“团结”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团结”的价值伴随着集中展示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更好地发挥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的作用。

首届重庆统战文化月活动现场。      重庆市委统战部供图

  一个“潮”字,若要“常写常新”,需要统战文化以思想性和影响力作支撑。

  今年7月,在上海统战文化建设座谈会上,专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来的统战工作实践中形成发展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称。他认为,实践层面,统战文化指导新时代统战工作扎根中国社会,推动凝聚共有价值观念、完善统战制度体系、更新统战话语表达协同发展,以统战实践的全面深化激活统战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讲师李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统战文化既是国家的、高阶的,也是大众的、平实的,要扩大统战文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需要对统战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团结文化精神锲而不舍地传播,扩大参与度,“让普通百姓也知道统战文化是什么”。

  未来,统战文化建设还可以有哪些创新做法?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勇在上海统战文化建设座谈会上建议:建构“中国统一战线论坛”,作为统战文化标志性品牌,形成全国性、整体性统战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顶层机制;设立全国“统一战线日”,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使命的社会基础等。

  在实践中生长,在理论中探索,在青年中传播,统战文化潮涌,正在不断播撒团结的种子。(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张乐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