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护航银发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6 13:47:51 来源: 学习网

  

  本报记者 于 泳

  最近,保险公司在银发经济领域动作不断。7月中旬,华泰人寿正式推出“保险+”全生命周期守护体系。7月底,泰康之家在全国运营的第26家社区——泰康之家·津园开业。8月15日,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健投公司所属康养旅居项目——国寿嘉园·北戴河逸境启用。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产品端多向发力

  近年来,保险业持续关注银发群体的健康保障问题,紧扣医疗、护理、失能等保障需求,推出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在发展银发经济与增进老年人福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甘肃,中国人寿旗下寿险公司发挥主业专长,助力当地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多层次保障体系,不断拓宽民生保障范围。在筑牢大病保障防线的同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大力推广“夕阳红”“夕阳保”“银龄安康”“关爱老人”“银龄无忧”等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覆盖全省超过102万银发群体,累计赔付金额超1150万元。

  在山东青岛,中国人保健康承保了当地的长护险项目。近10年来,人保健康推动当地长护险覆盖人群从“城镇职工”向“城乡一体”升级,服务内容从医疗护理向“医疗护理+生活照护”升级。目前,人保健康的长护险业务已覆盖16个省份的37个地市,参保人数超过2200万人。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了养老金储备的多样选择。2022年,上海成为个人养老金首批试点城市,中国太保旗下寿险公司迅速抓住机遇,构建“产品+服务+生态”一体化模式,针对上海企事业单位特点,通过“个税规划师”“养老规划师”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养老规划。与此同时,太保寿险通过多元渠道普及个人养老金政策知识,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好,助力市民早参保、多积累。

  瑞士再保险寿险与健康险再保险首席执行官沐睿柏认为,寿险与健康险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将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深远影响,相关产品具有广阔的创新与发展空间。中国的寿险与健康险市场短期面临周期性与结构性压力,长期发展前景向好。预计未来10年,寿险与健康险保费增速将高于GDP增速,这主要受益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风险意识稳步提升,以及寿险与健康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尤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保险作为“第三支柱”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满足多样化需求

  今年4月,中邮保险发布的《中国城乡健康养老白皮书(2025)》显示,新时代的老年群体在医疗健康、生活方式、经济能力、精神文化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分化的特征,养老需求日趋个性化与多元化。这一变化催生了供给侧的深度优化,行业加速构建“医、养、护、康”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健康养老产业迈向标准化、专业化与智能化。同时,金融行业也在积极融入,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财富管理与未来规划支持。

  老人患病后居家护理找谁评估?适老化改造交付质量如何保证?面对众多银发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中国平安近年来以医、住、护、乐四联体构建起居家养老深度服务网络。例如在“护联体”模式下,中国平安携手46家服务商,形成了战略联盟体,并通过联合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及多家国内大型服务提供商推出《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明确规划神经、骨骼、心肺、疼痛四大类康复护理服务要求。在“住联体”模式下,中国平安通过对30万户改造案例的梳理以及中国住宅房型特点分析,打造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系统。老年用户只需通过上传图片,简单的问题回复,即可迅速了解居住环境潜在风险。截至2024年底,中国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75个城市,累计超16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康养旅居作为融合健康养生与旅游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银发群体追求健康生活的热门选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银发群体对各类机构提供的“候鸟式”康养旅居服务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45岁以上人群出游达12亿人次,并带来旅游业市场2万亿元增长规模。

  今年7月,华泰人寿推出“泰享旅居”板块,充分发挥保险公司资源整合优势,链接国内优质康养基地,为客户提供包括康养社区、休闲康养酒店、高端小众品质酒店等多元化的旅居资源。同时,华泰人寿在康养旅居服务中引入“随行管家”服务功能,可提供从行程咨询、预约、提醒,到行程中的事项咨询、健康管理,以及随行管家及专业医生的线上及线下陪伴服务。华泰人寿战略与项目管理部总经理赵鹏表示,康养服务已经成为寿险公司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公司首批上线的旅居机构虽然只有15家,但包含了丰富的业态,未来还将拓展全球旅居网络。目前,旅居市场发展迭代非常迅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与传统的寿险公司不同,作为国内首家相互制寿险机构,信美相互人寿秉持“以会员为中心”的底层战略,在行业变革中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为超10万名会员构筑长期保障生态。据信美相互人寿会员服务部副总经理曹月皎介绍,在康养服务方面,信美持续致力为会员打造全生命周期的“T(旅居养老)H(居家养老)H(住院养老)”康养服务体系,聚焦会员对多元化养老生活的向往。信美通过“一地一策”的个性化设计,将地域资源与会员需求精准对接,让旅居服务从标准化向场景化升级,让会员能充分感受到各个旅居基地的特色。截至2025年上半年,信美旅居养老服务已覆盖11个省份的18个基地,累计有6000多人次参与体验。“我们希望将被动养老的传统养老观念向积极享老的现代养老观念转变,让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会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二居所。”曹月皎说。

  密集布局养老社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银发群体在生活中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和节奏,同时又需要家庭的关心和陪伴,“同城不同住”逐渐成为城市银发群体与子女间的主流居住和照顾模式。

  近年来,随着保险公司的密集布局,养老社区丰富了银发群体的选择。中国太保、泰康保险、大家保险等均采用了“保险+养老+健康”的生态闭环,正构建起全周期、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家保险集团副总经理李欣认为,保险行业依托险资长期资金储备,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方面深入布局。特别是机构养老端,国内头部保险公司纷纷入局,逐步探索出了重资产、轻资产、轻重结合等布局模式,在保障服务品质的同时,初步跑通了一条可持续的商业养老之路。

  “城心养老”模式以城市核心区域为依托,选择靠近医疗资源、生活氛围浓厚、交通条件优越的物业,构建起集便利性、专业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大家保险城心养老社区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4座核心城市完成战略布局。李欣认为,养老服务不能仅依靠家庭,需要整合家庭、商业和公共资源,实现跨领域、多层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供给。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响应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多方协同打造中国式养老的解决方案。

  7月份,中国太保旗下养老社区——太保家园南京社区,开业18个月便实现满住。南京社区坐落在仙林大学城,周边高校林立。不少曾在高校、研究所工作的银发群体选择在这里居住,就是因为生活环境熟悉又能有家人常来探望。对于这些长者来说,养老不只是住得好,更要精神富足、有文化、有熟悉的味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表示,中国银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显现出与相关产业融合加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集聚发展态势明显等阶段性特征。保险业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服务,积极推动模式创新。

  今年6月底,泰康之家·燕园正式迎来开业运营10周年。泰康保险集团已在36个城市布局44个项目,开业26家社区。随着预期寿命提高,银发群体对于医养结合的需求日益旺盛。泰康之家自成立之初不仅在独立生活区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务室,更践行了“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医养融合新模式,在社区标准化配建以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康复医院,为入住的银发群体提供更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超过8.5万对,医养结合机构超过8400家,其中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近3600家,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超过4800家,床位总数超过210万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