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6 15:48:05 来源: 华商网
绿竹苍翠,荷香清幽,今天的余村处处皆景,很难想象20年前“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的窘境。
变化,始于一个关键抉择。时光回溯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湖州市安吉县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你们关矿停厂,是高明之举!”“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温暖而坚定的话语,为站在转型路口的余村指明了方向。
二十载春秋流转,源于浙江余村的思想星火,已燎原成神州大地的磅礴实践。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与生态面貌。
向美而行,我们步履铿锵
废弃矿坑变身时尚露营地,水泥厂旧址上建起了图书馆、咖啡厅,2021年,余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感慨道:“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矿山蜕变成青山,更成为余村的‘金山银山’。”
回望起点,这一理念的提出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习近平同志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把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民之所盼,心之所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明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两山”理念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两山”是一个统一体。美丽中国不是只要绿水青山,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这一重大理念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上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今年全国两会上,两块“黑白分明”的滤膜,被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带上了“部长通道”。它们见证了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显著成效。灰黑色滤膜来自2015年,当年北京的PM_2.5平均浓度是每立方米80.6微克,全年有46天空气重度污染;灰白色滤膜来自2024年,那年北京的PM_2.5平均浓度降到每立方米30.5微克,重度污染天数仅有1天。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现在空气好,公园也多,每天走走,心情好着呢。”北京东城区居民陈大妈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姓对生态改善的真切感受。
在福建厦门,通过综合治理筼筜湖、修复五缘湾生态、保护栗喉蜂虎等举措,造就了移步易景的山海风光。
在黑龙江伊春,从“依靠伐木卖钱”到“吃上生态饭”,当地旅游人次和收入连续两年实现50%以上增长。今年暑期,民宿老板曾天姣朋友圈频频发出“满房”通知,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之情。
数据见证变迁:与10年前相比,全国重点城市PM_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从64.1%提高到90.4%;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妥善保护。这是生态账本,亦是民生账本。经过努力,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全国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理念植根于人民,实践也依靠人民。如今,湖南渔民加入了护渔队,甘肃牧民当上了生态管护员……据统计,全国生态环境志愿者人数已超过3500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150万个。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体系初步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
绿色发展,我们坚定从容
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再次来到余村。看到村庄生机勃勃,他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世界性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破除了过去生态与经济“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深刻阐明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径。
5毫秒,不过是眨眼的工夫,青海的绿电就跨越1500多公里到达河南驻马店。它们不仅点亮了中原大地,还输送至北京、上海等16个省份,加速推动全国迈向“双碳”时代。
贵州高原上,深蓝色光伏板下种着蔬菜和药材。这种“上方发电、下方种植”的立体模式,实现“一地双收”,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截至今年6月底,贵州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700万千瓦。
孜孜探索,源于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清醒认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主任黄磊说,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时,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3%,铁、铜、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也长期依赖进口,水资源短缺问题较突出。面对这样的硬约束,我国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坚定不移地踏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风电光伏合计装机16.5亿千瓦,提前实现了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目标。如今,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煤电装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
制造业“绿意”渐浓。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2012年至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不足1.3万辆,快速增长至1316.8万辆;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2万亿元,快速增至2024年的近10万亿元,绿色潜力持续释放。
循环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再生材料成为工业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70%的纸、26%的钢铁、26%的有色金属、20%以上的塑料及塑料制品来自再生材料,约有50%的建筑材料来自固体废弃物,为我国资源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绿色交通让出行更环保。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铁路、轨道交通等建设加快推进,初步构建起清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春风化雨催新绿,阳光铺路促转型。“两山”理念以其真理力量与实践成效,引领我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大国担当,我们自信有为
2024年,中国科学家卢琦荣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该类别获奖。
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到浙江“千万工程”,从“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到防沙治沙,中国多次摘得“地球卫士奖”,折射出中国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意义。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这一理念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联合国与中国正携手推进气候适应、绿色创新和南南合作,助力实现包容、绿色、公正的可持续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正有力引导我们迈向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未来。”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安德鲁·施瓦兹认为,在推动全球面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道路上,中国正在成为引领者。这种引领是及时的、有远见的、鼓舞人心的。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共同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生态合作日益重要。
当来自中国的菌草在非洲大地生长,中国承建的光伏电站点亮阿联酋的夜空,中国的绿色防控技术让斯里兰卡的茶叶香飘远方……这条造福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正以开放共享之姿惠及世界。
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扎实推进,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国担当。
“两山”理念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正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一理念获得国际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彰显理论共鸣。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确定性。”
从理念到实践,从制度到文化,从中国到世界,“两山”理念引领中国走出了一条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协同路径,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未来,绿水青山的画卷将更加壮阔,金山银山的成果将更加丰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将一步步照进现实。这是中国书写的美丽传奇,也是献给世界的生态答卷。(经济日报记者 刘 瑾 顾 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