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0 01:25:07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中新网上海8月29日电 (李秋莹 陈卓妍)当营商环境建设突破传统框架,将"人"字写入发展基因,城市空间便有了生长的呼吸感。从拆墙透绿的社区更新到"外摆位"的精细化管理,从政企民共治的智慧平台到千万客流汇聚的步行街区,上海正以"人民城市"理念为笔,在基层营商环境建设中书写着有温度的答卷。近日,记者走访上海多个街区,实地探访上海基层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的泰山人民坊与以往大不一样。这曾是片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售后公房区域,长期来面临着多重困境:一道围墙将区域一分为三,导致空间割裂;人口密度大,配套设施老旧;空间局促且老龄化加剧。
如今,围墙拆了,老旧的墙体也改换为亮丽而不失烟火气的红砖,昔日的老社区焕然一新。利用泰山片区天然的“人”字形道路骨架,泰山人民坊延伸出“共怡、共商、共享、共治”四大主题空间,并将“共议、共建、共筑、共融”的理念贯穿于更新全流程。从骊山路入口走进,美食街、菜市场、杂货铺、网红店、连锁快餐……丰富的餐饮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居民们不出社区便能随心大快朵颐。而走到人字的中央,便是“共怡”的泰山人民坊。书架上摆放着各色书籍,公共空间整洁明亮,供居民们休闲娱乐。二楼还有专为孩子们设计的“宝宝屋”,向居民们预约开放。除了空间设计的优化和配套设施完善之外,泰山人民坊也利用科技赋能社区服务。智慧路灯、智能门禁与智慧停车系统让社区公共空间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社区的构建离不开政企民的合力,泰山人民坊所在的普陀区还开设了“AI+远程虚拟窗口”,“虚拟窗口+帮办服务”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打破时空限制,能够更加高效地服务企业群众。
另一边,坐落于杨浦区五角场地区的大学路步行街也红红火火。据了解,大学路是上海的“人气步行街”,它连接着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校区、创智天地科技园区以及公共社区,是杨浦区“三区联动”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工作人员介绍,大学路广泛纳入不同类型的店铺,汇聚近80家特色商户,适应年轻群体的多样需求。“一勺米饭”冰淇淋首店店主张汗乐介绍:“这条路上的年轻客户群体,对于我们这种新锐品牌的接受度非常高。”
2023年5月20日,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正式启动。两年来,步行街秉持多元共创和精心策划理念,联合B站、小红书等70余家头部企业及国际知名机构,打造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爆点”的策划,激发了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的共创热情,也吸引着超千万客流量,创造了2.9亿元的销售额。
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家店有着多样而又有序的“外摆位”,这是大学路步行街的一大特色,也是提升大学路营商效果的关键一招。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中队长朱绪明介绍,“外摆位”这一新举措最开始实施的时候,商家不知怎么摆,政府也不知怎么管。如今,井然有序的“外摆位”规范是在实践中一次次精细化调整而逐渐确定下来的。从隔断的选择,到雨棚的样式,再到风挡的设置,大学路的规划平衡着“秩序感”与“烟火气”。去年冬季试点加装透明风挡,使顾客免受寒风,也为商户带来温暖。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大学路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24%,其中最冷的2月份增长近40%。
让百姓满意、受顾客欢迎的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在这个尝试过程中,我们还是充分发挥了‘人民城市’这个理念。”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处处长张浩告诉记者。无论是泰山人民坊的改建,还是大学路“外摆位”规范的一次次调整,本质上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而良好营商环境的建构,也离不开多方共同协作,相互促进,实现“共商共治”。“我们也希望发掘更多这样的案例,通过这种案例来引导全社会,把示范效应放大,最终还是为老百姓谋取福利,为整个街区增加福利。”张浩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