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07:47:08 来源: 中国汽车报
面对当今世界的紧张局势,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深感忧虑”。他认为,跨越困难需要彼此尊重,也需要努力与对话。“我认为,青年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11月3日,由欧美同学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出席论坛的拉法兰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联合采访。拉法兰说,在这个充满对立的世界,分裂很多,但各国青年存在着许多共识,正是这些共识将帮助我们避免新的紧张局势与战争。
获得过中国“友谊勋章”的拉法兰多年致力于推动中法友好。在中法文化论坛上,他表示,期待更多法国民众,特别是法国青年到中国实地走访,与中国人一道为守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看到你们都是年轻记者,碰巧我比你们更早认识中国。”接受采访时,拉法兰笑着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他作为一名法国青年访问中国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他先是去了香港和澳门,此后又到内地访问,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化。
“我看到上海的脚手架变成林立的高楼,看到街边白天是小店、夜间变卧室的生活,看到人们日复一日辛勤工作、建设国家。”他说,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让他震惊,也让他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喜爱、钦佩和尊重的感情。“这真的是从一开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据拉法兰回忆,1976年他乘火车穿越中国时,看到成年人大多穿着款式相同的服装,“看起来不是非常快乐”,但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孩子们在街上欢笑着打乒乓球。“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递给我一个球拍,让我们和他们一起玩儿。”
拉法兰说,他们从没赢过那些乒乓球比赛,但从中看到了开放的中国下一代。这些孩子信任父母,也信任中国的未来,这种信任令他深受触动。“我一直对自己说,当这些孩子长大后,这个国家将是一个闪光的国家。”
此次在中法文化论坛发表演讲时,拉法兰说,现在世界充满动荡,和平变得尤其重要。中国人与法国人一样热爱和平。两国人民都曾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国家,“曾经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民有权利讨论和平”。我们愿意与中国人民携手,建立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
受访时,拉法兰对记者指出,封闭意味着衰退,开放意味着发展与繁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发展,成为世界大国,这就是最好的例证。真正的开放是互利共赢,不可能只靠一个国家实现,而是需要协商、合作与价值共享。
拉法兰指出,他不相信世界上的“关税战”会有良性结果。与其打“关税战”,不如让进口商品中融入一些本国生产环节。只有分享财富,才能创造更多财富。“开放带来了分享,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
他认为,中法两国当前应携手应对人工智能、生态转型、多边主义重塑所带来的现代世界三大挑战。
“我们真诚希望加深两国文明的相互理解。中法之间偶尔出现摩擦与分歧,往往源于彼此了解不够。”拉法兰强调,许多法国人对现代中国的认识仍然有限,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人对现代法国、对法国的创造力与独特性也缺乏了解。增进理解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同化”,而是为了建立真正的尊重。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鼓励青年交流——让法国青年有能力与中国青年对话,让中国青年也能与法国青年平等交流,让这种对话产生创造力。文化,是对抗分裂的最佳武器。它让人们通过理解而团结,通过尊重而共生。”拉法兰说。
谈到中国正在讨论的下一份五年规划,拉法兰表示,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中国“十五五”规划中最重要的词就是“规划”。通过“规划”,人们思考未来,确定优先方向,选择战略重点。“规划”是智慧的体现,也代表着民族凝聚的力量。他对记者引用了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言:“爱,并不是彼此凝望,而是一起眺望远方。”他说,这正是“规划”的意义所在。
本报长沙11月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