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8 06:59:26 来源: 央广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两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到2030年,基本形成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从婴童、学生、年轻人到老年,产品供给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我国消费市场正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型。
《新闻1+1》关注:如何促进消费?如何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释放消费潜力,供需如何适配?
《方案》与过去发消费券、促进以旧换新等措施相比,有什么不同?它针对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郭丽岩: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明年将迎来“十五五”开局之年。当前,用世界银行购买力评价法来衡量,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在当前,我们要放到可以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循环体系的背景下,来看待相关举措的着力点。企业收益改善能够增加更多的岗位,为居民增收提供动能,居民收入增加就是消费购买力,消费购买力增强能够为进一步促进消费提供内生的动能。购买力增强,有更多消费意愿,对于消费品质的诉求增加,会反向来带动生产。这就是四中全会当中提及的,有更多新需求来引领新供给。当前一系列举措是针对着畅通循环,打通供需循环堵点、卡点。
在《方案》当中,多次出现了“新”“高质量”,这意味着未来消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怎么来看待这些特点?
郭丽岩: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正在向高、向新、向绿,这样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更多智能化、绿色的新产品。更多元的市场拓展中,一方面是顺应了需求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在带动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的加快转型升级。
当前,消费升级更好地引领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更好地匹配消费结构优化。在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看到的是更高附加值、更高品质、更好供需匹配背后的服务质感提升。
在《方案》中,精准供需匹配对准的人群几乎是全年龄覆盖,为什么要专门去列这些精准匹配的不同的人群?
郭丽岩:当前畅通供需循环的关键就是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的人群,精准施策。比如,健康领域,老中青诉求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和进一步拓展消费的方向也不太一样。对于不同年龄,针对特点进一步来释放消费潜能,越精准是有望进一步把新消费释放出来,激活消费动能。
未来在提高消费产品质量的同时,怎样能够增加差异化?
郭丽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企业要有这样的意识。更高标准,可以是绿色环保等这类诉求的满足度。当前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之下脱颖而出的企业,接下来关键要强调品牌价值、文化赋能,以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注入其中,让大家觉得物有所值。
在未来消费市场提质升级过程当中,怎么从民生的角度更好保障有更多的底气去消费?
郭丽岩:提振消费、促进消费而言,首要还要进一步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增收,增强消费购买力,为居民家庭消费解除后顾之忧。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当中,找到产业新增长点和新动能。新体验带动新消费增长点,要有可持续性、要不断上新,就要以人为本,以这样的诉求不断地优化质量保障。品质升级,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由此为经济提升更新的动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