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05:36:00 来源: 安徽网
中新社天津9月1日电 题:上合组织相聚的“圆桌”更大了
中新社记者 谢雁冰 黄钰钦
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场中央,是一张巨大的圆桌,习近平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等围坐一起。圆桌中间,放置着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徽标,其纹饰主色调为大地色和杏金色。
这是“上合组织大家庭”时隔7年再度聚首中国,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新朋老友在海河之滨聚首,会议的圆桌变得更大,围坐的人越来越多。
这张圆桌,是上合组织生命力与吸引力的缩影。
走过24载,上合组织一路发展壮大。“当前,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26国参与、在5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经济总量接近30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习近平在讲话中说。
仅过去两年多以来,上合组织就增加了两个新成员。2023年,伊朗正式成为成员国;2024年,白俄罗斯成为第10个成员国,成员国数量达到两位数。
今次,老挝正式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上合组织无论是成员国覆盖范围,还是对话伙伴数量,都在稳步增长。
这张圆桌背后,是理念的感召与认同的深化。
在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习近平曾指出:“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上合组织诞生之初,在各成员国共同签署的第一份成立宣言中,就明确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超越了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和搞“小圈子”的旧范式。
习近平将“上海精神”称作“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面对世界动荡变革,展望未来,习近平今次强调,我们仍须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更好发挥组织功能。
这张圆桌,亦彰显互利合作越来越多。
圆桌不仅是议事之席,更是机遇之台。此番,习近平以“盘子”作喻,呼吁成员国“加强团结协作,把合作盘子做大”。
从安全与经济合作“双轮驱动”,到卫生健康、安全、发展、人文“四个共同体”多轨并进,再到建设“五个共同家园”,上合组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中方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累计贸易额突破2.3万亿美元的目标提前实现,成员国之间开通国际公路运输线路近1.4万公里……当合作共赢成为可感的现实,圆桌扩大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这张圆桌,更预示着面向未来的行动合力。
更大“朋友圈”、更深的影响力,意味着更大的担当。当今世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更需上合组织凝聚各方共识。
习近平在讲话中呼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持续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改革,加强资源投入和能力建设,让组织机制更完善、决策更科学、行动更高效”,助力上合组织更好发挥功能。
此次峰会成果丰硕,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推动上合组织行稳致远,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上合力量”。
这张圆桌,是“上合组织大家庭”并肩前行的生动表达。圆桌没有棱角,象征着平等;席位的增多,印证着开放包容。海河之滨再出发,上合组织令外界有了更多期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