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4 03:40:37 来源: 凤凰网
津门连海韵,千帆逐浪行。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中国天津举行。习近平主席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海河之滨。
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携手各方就弘扬“上海精神”、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达成新的系列重要成果,面向世界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近20场双多边活动,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擘画发展蓝图。
在关键历史节点,与会各方通过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天津峰会,推动上合组织迈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出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坚定前行的时代呼声,开辟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新境界。
视频:金色相框|习近平的上合时间来源:新华社
跨山越海的同心携手
8月31日晚,形似展翅大鹏的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华灯璀璨、红毯铺就,恰如津门大地敞开怀抱迎接八方宾朋。
在这里,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国际贵宾。
俄罗斯《雪球花》、哈萨克斯坦《我的祖国》、马来西亚《拉姆利旋律》……伴随着各国经典乐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主席国客人等2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配偶,联合国秘书长等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沿着红毯、穿过恢弘旗阵陆续抵达。
习近平主席夫妇同嘉宾们一一互致问候,一次次双手紧握。
一年前的7月,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天津峰会筹备期间,习近平主席亲笔签署的一份份邀请信函,送达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等手中。各方期待,在中国举办的新一次峰会,给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年多后,上合组织“中国年”迎来最高潮——
第五次来到诞生地中国,已成长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幅员最广、最具发展潜力区域合作组织的上合组织,在天津举行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8月30日下午,天津迎宾馆,习近平主席会见埃及总理马德布利。“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忆往昔,情深意长。“埃方愿同中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话今朝,并肩同行。
友谊,在悠久岁月中沉淀,在常来常往中弥新。
2个多月前刚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会晤,习近平主席在天津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再度聚首。
暖心安排彰显情谊深厚:一年前的7月2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同托卡耶夫总统共进晚餐。此次托卡耶夫总统来津,习近平主席热情款待。
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上合时间,“津”彩纷呈。
翻开此次峰会期间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关于上合组织的两个新变化令人瞩目:将观察员和对话伙伴合并为上合组织伙伴;给予老挝对话伙伴地位。
当“脱钩断链”“退群毁约”的新闻屡见报端,上合组织迎来更多伙伴、更优架构。从最初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到27个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地域范围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人口总数近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上合组织愈发展现蓬勃生命力和强大吸引力。
时间记录不凡。在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总结24年来上合组织建设和合作取得的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
——率先建立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机制;
——率先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率先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率先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尽管乱云飞渡,我们践行‘上海精神’而取得成功。”习近平主席道出“上合之路”越走越宽广的真谛。
以“互信、互利”为合作之基,以“平等、协商”为相处之道,以“尊重多样文明”促进和谐包容,以“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繁荣。20字的“上海精神”言高旨远,照亮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
“坚持求同存异”“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务实高效”,此次峰会,习近平主席以“五个坚持”为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更好发挥组织功能指明前行方向。
站在新起点上面向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动能愈发强劲。
8月30日至31日,天津迎宾馆迎宾厅的金色大门不时开合。习近平主席同一位位外方领导人畅叙友谊、共谋发展,一个个合作共识、一份份合作文件不断达成。
中国同亚美尼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签署市场监管、计量等领域多份双边合作文件;中哈元首共同见证为在哈萨克斯坦新设立两处鲁班工坊揭牌;中方支持阿塞拜疆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将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合作……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一段段携手齐奏的同心曲,汇成更加和美雄壮的交响乐。
“志同道合是力量、是优势,求同存异是胸怀、是智慧。”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深刻指出。尽管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各有不同,上合组织国家秉持“上海精神”,共同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你好,上合。每一天都充满着希望。你好,上合。就像海河在身边流淌……”
8月31日晚,欢迎宴会后举行的文艺演出上,伴随着动听的乐曲,宴会前拍摄的与会嘉宾“全家福”跃然屏幕之上——
习近平主席夫妇同各国贵宾并肩而立。巨幅背景画中,霓虹灯下的海河流光溢彩,恰似不同文明交相辉映;托举着摩天轮的永乐桥连接海河两岸,宛如跨山越海的携手。
务求实效的行动担当
渤海湾,旭日跃于海面,铺洒下一片金辉。
9月1日上午10时20分许,梅江会展中心。踏着《和平——命运共同体》的旋律,习近平主席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步入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会场。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发展,中方始终讲求一个‘实’字。”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彰显鲜明实干风格。
“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2024年7月至2025年9月,一年多的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成果广泛而丰硕。举办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通过成员国打击极端主义意识形态2026年至2030年合作纲要、成立数字教育联盟……一份长达313项的轮值主席国工作成果清单,记录着中国坚实的履职脚步。
为期两天的天津峰会,议程紧凑而充实。峰会现场,一幕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厚厚的文件在与会各方手中传递,随着笔尖在纸面划过,更多共识形成、更多成果落地。
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而非坐而论道的清谈客。
置身于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凸显的世界百年变局中,上合组织的务实行动尤显意义重大。
携手行动,当好地区安全“稳定锚”——
在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随着会场四面大屏里红绸揭开,习近平主席同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上海合作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禁毒中心揭牌。
最早采取打击“三股势力”多边行动,扎实推进执法安全合作,妥善管控处理矛盾分歧,旗帜鲜明反对外部干涉……以守护万里边界安全为起点,20多年来,上合组织始终把安全合作作为优先方向。
此次揭牌的四个安全中心,将全面提升成员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推动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让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
“需尽一切努力确保这些机构尽快投入运作。”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话道出各方的共同期待。禁毒中心设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说,上合组织在确保地区安全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携手行动,筑造发展合作共赢路——
各方协商议事之时,梅江会展中心以东数十公里处,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中亚)班列正从天津港出发,翻山越岭、奔向远方。
路,让发展机遇共享,让发展之力涌动。
20多年来,一条条产业链供应链、能源传输通道、人才培养流通渠道,在上合组织国家交汇、联通,为地区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中方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现场,习近平主席宣布。
峰会期间,成员国共同发表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合作等多份声明。在“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铺展开来。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吸引世界目光:
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明确尽快建成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承诺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今年年内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3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人民币贷款……
“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宣布未来5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愿同各方共同建设好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欢迎各方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请有条件的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开放合作的期待,绘出互利共赢的愿景。越南总理范明政表示,越方愿同中方加强战略对接,扩大贸易投资;印度总理莫迪感慨,印中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加强合作十分重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希望,同中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贸易投资水平……
在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年度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的新起点上,上合组织大家庭合作态势愈加蓬勃,合作进展持续深化。
携手行动,共建文明互鉴“连心桥”——
为泥人脸谱点睛、体验杨柳青木版年画拓印、尝试拆解鲁班锁……8月31日晚欢迎宴会前,蕴含天津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引起国际贵宾浓厚兴趣。
“亚欧大陆孕育了古老文明,引领过东西交融,推动着人类进步。各国人民自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从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到“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习近平主席身后,各国国旗和国际组织旗帜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形成和合共生的美丽画卷。
同各方一起回望文明交融的历史来路,习近平主席将目光投向各国人民进一步相知相亲的明天:
“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专项奖学金名额翻一番,实施上海合作组织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共育学术科研卓越人才;未来5年,在成员国建设10所‘鲁班工坊’,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
一系列支持人文交流的承诺,展现中方同上合组织各国携手打造立己达人、美美与共、和合共生文明百花园的真诚期待。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古文化街流淌千年津味,洋楼拱窗流转别样风情……9月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同出席峰会的外方领导人夫人等共乘游船、同赏海河,在氤氲的茶香中,品味不同文化和谐交融的独特津韵。
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合组织国家主流媒体播出,“文明的星河——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博物馆藏文物联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活动持续开展,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嘉宾共聚中国……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实践一次次证明,文明交流必然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必然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必然超越文明优越。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
天津峰会会场内,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中央,各色康乃馨组成的花阵,簇拥着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徽标,形成一组同心圆。仿佛一种象征:各国同心同行,以务实行动共赴美好前景。
命运与共的时代宣示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9月1日16时许,“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并阐释全球治理倡议,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凝神聆听。
这是继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在全球治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中国声音振聋发聩。
“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明确了倡议的核心理念。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年份,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正逢其时、指引方向、彰显担当。
将目光投向深远的历史,是为了走好通往未来的道路。
以鉴古知今的历史智慧,指引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天津峰会举行前,习近平主席密集会见10多位与会国际贵宾,第一位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会见中,习近平主席的话饱含对历史和未来的深邃思考。
“国际治理架构急需改革,重温80年前成立联合国的初心和价值理念正当其时。”古特雷斯回应。
从历史的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回望的是过去80年,着眼的是未来百年乃至更长时间。
此次峰会发表的天津宣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都强调了同样的主张:“发挥联合国中心协调作用,构建更具代表性、更加民主公正的多极世界。”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80年前,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散尽,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
80年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日益澎湃的时代大潮,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正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所说,“我们对过去和未来负有共同责任”。
在这个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既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果实的有力守护,也是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以务实有力的表率行动,推进全球治理建设改革——
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上合力量”;
要为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展现“上合担当”;
要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上合示范”;
要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采取“上合行动”。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上合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提出殷切希望,凝聚上合组织国家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协力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信心力量。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20多年前,上合组织在成立宣言和组织宪章中就开宗明义指出,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民主、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多年来,上合组织秉持“上海精神”,坚持地区事务共商、平台机制共建、合作成果共享,提出并实施许多全球治理新理念,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
白俄罗斯去年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充满信心:上合组织“正稳步成为全球外交舞台的重要力量”,“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组织”。
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明确这一新型国际组织下一个10年的发展蓝图。
“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参与构建更加公正的多极世界秩序”,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对实现这一全球目标作出的重大贡献。
以与时俱进的中国方案,点亮命运与共的时代新程——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宣示通过现场直播传向世界。
7年前,黄海之畔,“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写入青岛宣言;如今,渤海之滨,命运与共的交响愈发深入人心。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习近平主席为解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方案,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体系持续丰富、实践路径更加清晰。
四大全球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从不同角度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在动荡变革的时代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强推动力,描绘出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的美好图景。
执大象,天下皆往;循正道,同行者众。
滴水成溪、溪流江河、江河入海。在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为出席峰会的国际贵宾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一支名为《小溪·江河·大海》的舞蹈蕴含深意:长裙飘逸、舞姿翩然,涓滴之力汇成磅礴之势的意象跃然眼前。
梅江会展中心外,汇川路平坦开阔。远处,由五大支流汇聚而成的海河奔腾入海,展现天津通江达海、开放包容的现代化气象,一如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中国气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风高浪急的历史长河中击楫中流,向着和合共生的无垠未来扬帆远航,上海合作组织巨轮从天津再出发,开启充满希望的新航程。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鼓舞人心:“让我们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坚定前行!”
文字记者:杨依军、高蕾、冯歆然、刘杨
统筹:谭谟晓、包昱涵、高松龄、冯筱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