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8 19:34:44 来源: 国际在线
中新网上海7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7日获悉,国产软硬件一体高密度算力机柜——Shanghai Cube(简称:Shanghai Cube)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首次公开亮相。
这款对标国际顶尖水平的产品,不仅填补了国产高密度算力“大系统”的空白,还实现了从芯片级到系统级的全链路自主可控,为中国在全球算力竞赛中抢占制高点注入动力。
参与Shanghai Cube研发的企业,多数为上海本地企业。 Shanghai Cube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中国在打造算力供应链上迈出关键一步。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记者看到,一面由算力服务器组成的“算力墙”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这就是 Shanghai Cube,是多家顶尖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攻坚的成果。
Shanghai Cube是在“原生设计、正向开发”理念下的软硬件深度一体化集成。它并非简单拼装,而是将国产高性能GPU芯片、国产网络交换芯片、国产液冷系统、国产操作系统与调度平台等所有关键软硬件,像精密仪器一样从头整合优化。
实测数据表明,Shanghai Cube的算力密度(单一标准机柜包含128张GPU模组)与整体性能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据透露,Shanghai Cube首套样机已成功部署于复旦大学上海张江校区,即将进入量产。其已完成了对DeepSeek671B等主流大模型的高效推理及训练支持,完成了与多个科学计算和算力调度平台的适配。
“简单来说,Shanghai Cube就是把芯片、存储、网络、管理节点等硬件,与操作系统、计算平台、调度软件、AI平台这些软件,深度整合在一起的高性能计算系统。”相关科技企业首席顾问陈达亮在展台对记者介绍,“其‘芯脏’(GPU芯片)、‘脉络’(智能网卡和网络交换芯片)、‘循环系统’(液冷系统)、‘控制平台’(操作系统与调度平台)等所有核心部件,均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制造。”据悉,Shanghai Cube及其背后的协同创新模式,正加速推动中国在全球智能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
当日,在WAIC2025上,“智聚东方·链通全球”生态论坛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国产全栈集成”与“沪港合作走向世界”两大核心议题,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谋国产算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发展与全球合作。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光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创新研究院理事长王延峰等学者和产业界精英发表主题演讲。论坛还汇集了诸多学术专家、企业创始人及高管,共同参与座谈与分享,深入探讨产业生态合作机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