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冷极”护粮仓🕝

发布时间:2025-09-01 13:21:08 来源: 新华社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守在“冷极”护粮仓

  “为国储粮、储粮报国。”从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到临近退休的资深保管员,支撑姜为东的始终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56岁的姜为东是中储粮海拉尔直属库保管员,从1990年参加工作起,一直从事粮食保管工作。

  内蒙古海拉尔,全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1到2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更是低于零下30摄氏度,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冷极”之一。漫长的严寒里,呵气成霜,滴水成冰,姜为东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守护粮仓整整35载。

  粮食仓储无小事。一次粮情巡检时,姜为东敏锐察觉到,立筒仓因秋季结露产生了结顶现象,当机立断,仅用10天时间就将4000余吨小麦移库处理,避免了一场储粮事故发生。今年,跨区域租库收购任务中,这位储粮“老兵”又一次冲锋在前,以满身尘土和执着坚守,换来安全稳定的储粮保管绩效。

  35年寒暑轮转,粮仓里的粮食换了一茬又一茬,粮食储藏的科技也日新月异。

  “过去条件差,主要依靠人力,寒冬在仓外测粮温,手常被金属测温探杆粘得破皮。”如今,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已覆盖库区,姜为东通过手机和电脑就能实时掌握粮情,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还能把冬季冷空气转化为夏季冷源,更好地为粮食保鲜。

  23岁的解启明,是姜为东的新徒弟。自从来到海拉尔直属库,便跟着师傅一起上粮仓。

  海拉尔有近半年时间都笼罩在严寒中,保管粮食需通盘考虑品种特性、温度湿度、虫害风险等,何时通风、何种天气易结露,这些细节早已深深刻在姜为东脑海中。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姜为东不仅考取了粮油保管员技师技能等级证书,熟练掌握了电子货位卡、粮情可视化、AI预警处置等操作流程,还将自己的保管经验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推动粮食保管精细化、规范化。2018年,姜为东被授予集团公司系统“优秀保管员”称号。

  随着更多的年轻保管员走上岗位,姜为东愈发意识到“传承之重”。在办公室,他手把手讲授粮食保管的理论知识;在粮堆前,他认真演示平仓、测温、清理等操作。他还将多年积累的工作日志、粮情异常案例和储粮技术误区等资料整理出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员工。

  “粮食是老百姓的生命之源,从事这份工作,我能从中找到成就感,这是我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姜为东这份朴实深沉的情怀,也深深感染了解启明,“当你走上粮仓踏粮板,脚下‘踩’着1000多吨的粮食,你会立刻感觉到责任的分量。”

  本报记者 李玉波

  《工人日报》(2025年09月01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