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6 20:08:44 来源: 海报新闻
中新社新疆昌吉8月16日电 题:新疆玛纳斯湿地:“生态家园”催热文旅惠民生
中新社记者 李梦
“对环境特别挑剔的大天鹅,这些年来在我们湿地越来越多了。”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建坤说,随着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今年在此过冬的大天鹅已经超过1000只。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新疆第二大、北疆最大的湿地公园,面积47.0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万亩,最大的水量来自玛纳斯河。因为地处世界候鸟迁徙线上,春秋两季的候鸟迁徙景象尤为壮观。
截至目前,湿地公园有大天鹅、鸬鹚等动物315种,植物211种。“近10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好转,这里的植物增加了15种,鸟类增加了6种。全疆62%的鸟类在该湿地公园都能发现。”张建坤介绍。
记者近日在此采访时,张建坤指着一对在水面悠然游荡的大天鹅说,它们是湿地公园的“明星”,连续三年出现在这里,还自然孵化了后代,日常喜欢“遛娃”。
过去,大天鹅会在每年10月、11月经过这里补充能量,然后飞往印度洋过冬。这些年,留下过冬的大天鹅越来越多。
湿地公园近年来持续开展退耕、退塘、退牧还湿及植树造林工作,每年通过玛河引水不少于966.76万立方米。广阔的水域为湿地内的植物、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随着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这里已成为知名度颇高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打卡点。不少游客在湖畔野餐、打牌闲聊,还有人带着孩子来避暑,专门进行生态研学。
兰州湾镇八家户村距离湿地公园约两三公里,村民张璐璐告诉记者,以前道路不太好走,环境也不太好。
“现在,不同季节能看到各种鸟类,比如天鹅、鸬鹚。我也愿意带父母、家人经常来逛逛。”张璐璐说,旱季时,村民再不用担心缺水灌溉。湿地还带火了村里的垂钓园、民宿、手工编制等,如今村内有11种业态,湿地的生态美助力村民生活美、腰包鼓。
近年,湿地公园与周边景区串联成新的旅游路线,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来自西安的游客彭方敏说,他是经朋友推荐来到湿地的,“这里水很清澈,能看到鱼、天鹅和各种动物,可以体验到新疆独特的生态之美”。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发展,是新疆治水兴水的生动缩影。
记者近日采访多地看到,在和田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碧水环绕、草甸如织,曾经的“碱坑子”变身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在莎车县和伽师县,村民因水利建设受益,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当地特色瓜果亦产销更旺;在乌鲁瓦提和肯斯瓦特水库,库区碧波荡漾,兼具防洪灌溉、生态涵养与景观休闲等多重功能,既惠及民生,亦成为文旅打卡热地。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持续改善,一个个“生态家园”成为有力见证。截至目前,新疆已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等百余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