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7 18:22:20 来源: 极目新闻
8月26日,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当天,珠海发布主题宣传短片《路》,以潮头踏出通天路的决心,诠释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回望过去45年,珠海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从一座边陲农业县蝶变为现代化海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从2亿元到超过4000亿元的巨大跨越。其引人瞩目的,不只是经济规模之变,还有发展路径之先、治理理念之新。
改革开放早已深深融入珠海的城市血脉。追溯到百年前,唐家古镇走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幼童,香洲开埠探索“无税口岸”,就为珠海这片土地刻下了开放的基因。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肩负着先行先试、开路探路的使命任务。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珠海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跨境金融、海洋产权、生态补偿等关键领域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彰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
生态优先绘就了珠海最坚实的发展底色。这座城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保护海岸线、修复红树林、控制陆源污染,努力实现“碧海蓝天”与“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珠海的实践表明,生态宜居本身就是竞争力,能够吸引人才、集聚产业、提升城市能级。
高水平保护不仅不是发展的阻力,反而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当下,为接续1992年“科技重奖”的开先河之举,珠海在全国首次把应用场景作为重要抓手写入促进成果转化政策,建立遴选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需求能力清单、标杆案例清单“三张场景清单”制度,面向全国发出企业创新“英雄帖”,希望破解转化瓶颈,求索创新经济发展的钥匙。
向海图强,是珠海最鲜明的主题。濒海不仅是珠海的地理特征,更是其发展优势。近年来,珠海明确提出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推动海洋科技产业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珠海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千亿元,但它没有停留在传统海洋产业路径上,而是瞄准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推动海洋经济迈向价值链高端。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产业视野的前瞻性,更反映出珠海正在将海洋优势系统性转化为发展胜势。
珠海经济特区45年的发展历程,为城市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取决于其经济总量或建设规模,还取决于其能否以系统思维统筹改革、开放、创新与保护,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珠海以有限陆域面积实现全面发展,靠的不是规模扩张,而是功能提升、结构优化与内涵增值。
当前,珠海正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融入国家海洋战略,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其发展愿景早已超越一城一域,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当先锋,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