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4 11:11:54 来源: 未来网
各地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建章立制 抓常抓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职能部门有没有‘吃拿卡要’、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行为?”近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走访。
缙云县完善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明确10方面“要为”、10方面“不得为”,收受、索要红包等问题被纳入负面清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前段时间家里水管坏了,联系网格员后没多久,就有人过来上门维修。”江西省浮梁县峙滩镇侈溪村村民刘忠信说。
浮梁县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方案,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设置“一键拨号”快速呼叫网格员,及时高效响应诉求。
“围挡整治,路畅通了,心气也顺了。”近日,看着自家附近的一处围挡终于被拆除,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靖和街道居民单洪梅竖起大拇指。
珲春市完善线上线下“双渠道”群众意见受理机制,线上依托“珲春智慧城管”小程序、12345政务服务热线,实现群众诉求即时提交、快速响应;线下通过定期走访等方式,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调研组当场敲定解决方案,真是太好了。”江苏省南通市制局半导体(南通)有限公司负责人付伟说。此前,公司新上的项目遇到工程建设难题,高新区项目办第一时间匹配调研组,会同自然资源、住建、供电等部门工作人员直奔一线、现场办公。
南通市建立调研考察活动统筹协调机制,制定调研问题解决清单、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强化对调研中发现问题的督办督查、跟踪问效,推动带着问题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学习教育中,各地从突出问题入手,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检查次数少了,我们专心搞生产、抓发展的时间多了。”谈起最近的“综合查一次”改革,湖北省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华说。
针对涉企检查过多问题,宜昌市伍家岗区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全区26家涉企执法单位实施“综合查一次”改革,梳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检查事项,实行“组团式”联合检查,为企业减负。
“环城北路现在好走多了!”近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居民王江萍说。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坑洼道路修复推进慢问题,相关部门向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发出“黄灯”提醒,不到1个月,项目就完工了。
玉溪市围绕干部作风问题,建立“黄橙红”三色督促预警机制,对重点工作进度未达预期或落实不到位的,首次“黄灯”提醒约谈,第二次“橙灯”限期督办,第三次“红灯”追责问责。
“多亏了几个部门协同联动,帮我们解决了难题。”不久前,在重庆市万州区政务服务大厅,某民营医院办事人员张应红说。
原来,该医院在营业执照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的名称不一致,导致无法正常刻制公章。工作人员李婷现场协调区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最终,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出具说明,公安局及时予以认定,企业顺利拿到了公章。
万州区制定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跨部门”办事紧急磋商工作机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问题解决机制等,靶向破解办事堵点,让企业和群众更舒心、更满意。
(本报记者李林蔚、吴储岐、吴君、王丹、王欣悦、白光迪、郑智文、窦皓、张驰)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4日 第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