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令欧洲经济蒙上阴影😵

发布时间:2025-08-25 15:51:20 来源: 新浪财经

  

  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已就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美国在声明中重申了对欧盟大部分商品征收15%的关税上限,涵盖汽车、药品、半导体芯片和木材等。美欧向着正式确立贸易协定又迈出一步,此前一段时间美国对欧盟实施的高关税对欧洲出口商们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欧盟统计局近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欧元区出口整体下滑,对美出口更是同比骤降超10%。专家提醒,高关税叠加汇率波动和全球需求疲软,可能在接下来几个季度持续拖累欧洲出口,令欧洲经济蒙上阴影。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欧元区出口环比下降2.4%,而进口环比增长超过3%。这一增一减,使得经季节性调整后的贸易顺差从5月的156亿欧元大幅下降至28亿欧元。其中,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同比下降超过10%,直接反映出美国加征关税举措的剧烈冲击。

  事实上,这一下滑在经济学家看来并不意外。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在关税正式生效前抢出口,把货物提前运往美国。新税率一经执行,出口量随即下跌。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主管布热斯基指出,关税叠加欧元走强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正让欧洲出口商面临多重压力。

  自年初以来,美方逐步提高针对欧洲商品的税率:6月,欧元区多数商品面临10%的“对等关税”,汽车生产商面临25%的关税,钢铁和铝产品关税税率则高达50%;8月,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统一适用15%的基准关税。这些数字远高于此前美欧之间平均不足5%的关税水平,令欧洲出口企业措手不及。

  7月底,美欧双方宣布就关税议题达成框架性安排。然而,美欧技术团队就协议细节的磋商,进展远没有想象中顺利。欧盟发言人吉尔近日表示,无法预测美国何时会发布汽车关税行政命令,“最后一英里总是最艰难的。”

  据了解,美欧双方仍在敲定一份零关税清单,而烈酒和葡萄酒的关税谈判预计要拖至秋季。同时,美国政府要求欧盟加快进度开放食品和工业品市场。欧盟则强调,27个成员国的审批流程复杂,难以设定精确时间表。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多个欧洲支柱产业正首当其冲。

  汽车业面临的压力尤其明显。德国、法国车企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关税不确定性让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计划。虽然协议写明汽车关税将有望在数周内降至15%,但在具体措施落地前,车企仍要按27.5%的税率做预算和定价。

  金属行业的处境更为艰难。钢铁和铝产品继续承受50%的高税率,德国和意大利等出口大国的订单锐减,不少合同被迫取消。业内人士直言,“50%的关税几乎就是在告诉我们,想继续出口就要另找办法。”

  酒类产业也未能幸免。法国葡萄酒、意大利烈酒面临15%的关税。欧洲葡萄酒公司协会(CEEV)秘书长伊格纳西奥·雷卡特警告,即使关税只持续几个月,也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加上汇率因素,行业的整体财务负担可能达到30%。美方业界同样对此感到担忧。美国蒸馏酒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斯旺格表示,美国酒店业蓬勃发展,得益于公平互惠的烈酒贸易和零关税政策,对欧盟烈酒进口征收15%的关税,将加剧美国餐馆和酒吧的压力,而这些餐馆和酒吧已经因成本上涨和烈酒销售放缓而苦不堪言。

  面对高关税,欧洲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对策。例如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宝马、奔驰等汽车品牌已在美国涨价,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此外,也有不少企业通过加快本地化来应对高关税。除此之外,车企也在考虑扩大在美工厂产能,以规避关税风险。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就表示,公司已准备在美国推进“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计划”。

  调整市场布局也成为重要对策,有部分中小出口商转向东南亚、中东等市场,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不过,转型说易行难。对于利润有限、缺乏溢价能力的企业来说,关税压力往往直接转化为利润下滑甚至裁员风险。

  企业的挣扎,已经体现在宏观经济数据中。今年6月,欧元区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3%,显示制造业承压。虽然今年二季度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仍保持正增长,但工业走弱的迹象日益明显。对于依赖外需的德国和荷兰等国家来说,出口下降可能在未来影响投资与就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汽车关税迟迟不能下调,今年三季度欧元区出口或将进一步承压,这不仅会拖累企业盈利,还可能波及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蔡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