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05:59:42 来源: 红网
中新网重庆9月6日电 (记者 钟旖)向7250名大病儿童提供资金救助、累计发放救助款1.148亿元、向3300余名儿童发放救助物资、科普宣教及疾病筛查活动惠及12万人次……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重庆市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走过的20年公益路。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这一成立于2005年的队伍,在当地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已形成强大合力,成为一个涵盖多种儿童大病救助的综合性公益组织,不仅为大病儿童救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亦为无数家庭带去希望。
作为中国较早启动白血病救助的基金会,儿基会走过的20载光阴,似一条温暖长河,融融爱意汇成涓涓细流。
回溯来时路,儿基会的成立源于一封饱含绝望和希望的信件。2005年,因难以负担治疗费用,重庆19位白血病患儿家长在走投无路之际,向当地官员写了一封求助信,倾诉困境和无奈。这封信引起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在重庆市红十字会的牵头下,重庆市白血病儿童救助基金会于当年正式成立,并于2012年更名为儿基会。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重庆市大病儿童救助项目、“益童呼吸”黄雪仪儿童呼吸公益专项、“心动万家”佑心行动援藏救助项目……截至目前,儿基会已启动25个公益项目,惠及人群不仅覆盖重庆全市域,还辐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宁夏等多个省市自治区。救助的病种也从最初单一的白血病,扩展到先天性心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淋巴瘤、血友病、实体器官移植、危重呼吸疾病等多种大病。
对每一个接受过救助的家庭而言,儿基会传递着爱的温暖,见证着生命的延续。
2006年,钟元(化名)的女儿被确诊为急性混合型白血病,一筹莫展时,儿基会批复的1万元救助款给了全家新的希望。移植治疗、健康成长、成家立业……看着孩子如今的模样,钟元深感幸福。
2023年,忠县熊先生一家喜得三胞胎,却都因早产住进了ICU。儿基会工作人员看到网络求助后,连夜核实,顶着高温赶往医院完善救助信息,六万元救助款随即到账。如今,三胞胎笑意盈盈、茁壮成长……
“儿基会的公益项目不仅是国家大病儿童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重庆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卫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继续加大筹资力度,链接更多资源满足民众需求;精准锁定最贫困、紧急、需要帮助的对象,确保每一笔善款用在刀刃上;同时,依托红十字志愿者的优势,将民政、医保、商业保险等政策宣传送到民众身边,使救助成为最后一张安全网,而不是唯一一根救命绳。
“希望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交响中,儿基会成为重庆儿童健康保障最可依靠的臂膀。”王卫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