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8 13:39:44 来源: 广州日报
中新网银川8月28日电 题:侨心筑“高地” 佳酿传世界
作者 胡耀荣 徐英凡
“我们要把扎根宁夏的中国葡萄酒,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宁夏银色高地酒庄创始人高林的话语,饱含着一位归国侨商的赤子情怀。
中国西北的贺兰山东麓,曾是一片被风沙侵蚀的荒滩,如今却因葡萄藤的蔓延焕发新生。海拔1200米的戈壁上,镶嵌在砾石中的葡萄园泛着深紫色的光泽——这里是中国最年轻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更是全球葡萄酒版图上崛起的新星,而侨商正是其重要的开拓力量之一。
“30年前,谁能想到这片连草都不长的戈壁能产出媲美波尔多的葡萄酒?”高林望着远方连绵的葡萄园感慨道。7月至9月,正是酿酒葡萄积蓄精华的关键时节。在这片“紫色海洋”中,由侨商创立的银色高地酒庄熠熠生辉,以其独特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深耕,助力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
侨心归处:从伏尔加河畔到贺兰山下的传承
高林的葡萄酒情缘,始于远在俄罗斯的侨居岁月。曾任国企管理者的他,在国企改革大潮中退下来后,便远赴俄罗斯经商,并将小女儿高源带到莫斯科留学。在伏特加文化浸润的异国,这位西北汉子却意外被葡萄酒的深邃魅力所吸引,一颗将世界技艺带回故土、振兴家乡产业的种子悄然萌发。
此后,他遍访法国、德国等传统葡萄酒产区,潜心学习种植与酿造技艺。深入考察后,他敏锐地发现:“优质酿酒葡萄所需的光、热、土壤和水源,宁夏都具备,甚至某些条件优于欧洲。”怀揣着“中国也能酿出世界级葡萄酒”的信念,他做出了关键决策:将女儿高源送往世界葡萄酒的殿堂——法国波尔多深造。
高源学成归来后,银色高地酒庄的故事开启了新篇章。2007年父女俩在城市边缘的庭院里产出第一批葡萄酒。创业初期,高林父女将海外所学倾囊相授,亲自指导当地农民实践有机种植与自然酿酒法。2014年,酒庄在贺兰山东麓扩建千亩庄园。高林将“默默耕耘,踏实酿酒”刻入酒庄基因,坚持亩产限350公斤、单株仅留12串果实的“倒推种植法”。这份源自对风土深刻理解的极致追求,使银色高地成为宁夏首家获得欧盟生物动力认证的酒庄,将国际标准的绿色可持续理念深深植根于宁夏戈壁。
侨智赋能:架起东西方葡萄酒的对话桥梁
作为法国国家级酿酒师,高源将波尔多的精湛技艺与贺兰山东麓的风土完美融合。她打造的“阙歌”“家族珍藏”等佳酿屡夺国际大奖,让世界品味到宁夏风土的独特表达。而这份成功,还凝聚着另一位“侨”的力量——高源的法籍丈夫吉利。
吉利带来的法国传统工艺精髓及其敏锐的感官品鉴能力,为酒庄提供了强大助力。“他的感官极其敏锐,一品一闻便能洞察发酵进程与酒液优劣。”高林赞叹道。酒庄初创时,年轻团队在酿酒工艺上几乎是“小白”,正是吉利这位“洋女婿”,手把手传授技艺、建立标准,成功将法国经验本土化,培养出一支既扎根宁夏又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酿酒团队。昔日田间地头的“孩子们”,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都成长为了行家里手。
在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眼中,银色高地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又一颗新星”。在新落成的酒庄里,高林抚摸着由开垦出的石块垒砌而成的“精神之墙”,感慨万千:“每块石头都铭记着宁夏葡萄酒人的勇气,也镌刻着我们这些侨商回报家乡的初心与足迹。”
侨力筑梦:戈壁崛起高地让世界品味宁夏
“银色高地”中的“银色”代表银川,“高地”既指海拔1200米的地势,也暗含高家姓氏,更象征着这个侨眷家族对品质的追求和代代传承。高林自豪地解释:“人们常说筑就‘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如今贺兰山东麓这片令世界瞩目的‘葡萄酒高地’,正是一代代像我们这样的创业者共同开垦出的!”
银色高地凭借其卓越品质,成功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截至目前,酒庄酒已远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每一瓶漂洋过海的银色高地葡萄酒,都在向世界讲述着中国宁夏的风土故事和酿造实力。
高林对此感慨万千:“过去,我们以能品尝到法国拉菲为荣;今天,世界各地的爱酒之人能畅饮来自中国宁夏的银色高地——这不仅是产业的跨越,更是我们这些侨商向家乡交出的答卷。”
银色高地的故事,是无数心系故土的侨商投身祖国建设大潮的缩影。他们怀揣着世界的眼光,将前沿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深厚的资本带回故土,在戈壁荒滩上播种紫色希望,在风土探索中追求卓越。这份源自“侨”的独特力量,不仅成就了银色高地,更深刻塑造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国际形象与核心竞争力,让“宁夏佳酿世界共享”的梦想,在侨心照耀下,醇香满溢,历久弥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