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乱收费、趋利性执法等,司法部有新回应🐏

发布时间:2025-09-08 21:01:35 来源: 网易网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袁秀月)“十四五”时期,我国司法行政工作取得哪些进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有哪些新举措?如何推进公证便民利民?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

  发布会现场,袁秀月 摄

  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发布会上,司法部部长贺荣介绍,五年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规150件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同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对全部现行600多部行政法规开展了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围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推进制定31件授权和改革决定,以及7批次一揽子修改法律法规58件、废止28件。

  此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五年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7亿多次。目前,我国有律师83万、仲裁员6.7万、公证员1.5万、司法鉴定人4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1.2万,每年办理各类业务4000多万件,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贺荣表示,五年来全国310万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五年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4万件,2024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新收案件近110万件,九成以上实现了案结事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逐渐凸显。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

  贺荣还介绍,目前,司法部正在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开展集中纠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她介绍,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得到有效纠治。以行政检查为例,各地通过数字赋能提高检查质效,根据企业信用等情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把该减的减下去、该管的管到位。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与此同时,发现问题率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查纠执法突出问题相关案件4.7万件。今年1-8月,有关部门依法查办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纠治执法不作为案件4400多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规范行政执法,规范的是乱执法、滥执法,不是不执法,也不是执法越宽越好。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与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要坚持最严的标准和要求,依法检查,执法到位,坚决防止监管漏洞和安全隐患。”贺荣表示。

  推进公证便民利民

  “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范围扩充至31类84项

  司法部副部长李明征介绍,近年来,司法部大力推进公证便民利民,部署开展“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3年围绕“减”字,全面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删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116项,删减证明达29.3%,有效解决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等问题。

  2024年聚焦“快”字,推出压缩办证期限、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等7项提速措施,明确将出具部分公证书的期限分别缩短至5个或者10个工作日以内,“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范围扩充至31类84项。今年突出“好”字,在14个方面采取38项措施,推动公证服务质量更好、服务更优、群众满意度更高。

  李明征表示,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采取务实举措,全面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包括:有序推进公证执业区域放宽至省一级,推动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等公证事项“跨省通办”;实行公证服务工作日错峰延时、周末不打烊等便民举措;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待,或者是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青少年等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按规定减免公证费用;对80岁及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公证服务费用;等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