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发布时间:2025-07-15 06:58:06 来源: 驱动之家

  

  中国经济半年报率先交出了外贸这一成绩单。

  此前4月14日海关总署发言人在介绍中国出口形势时曾表示:“天塌不下来”。今天,海关总署用一组数据证明:天不仅没塌,还有新突破。

  海关总署7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

  进入6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而且增速都在回升。

  具体看,6月份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增长5.2%,规模是历史上月度进出口的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较5月上升0.9个百分点。

  6月份出口增速加快,给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带来重要提振。

  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中国出口为何能逆势增长?

  形象来说,做出口就像开船,风大的时候拼的不是速度,是稳当。

  中国出口这艘船,既装着能抗风浪的“压舱石”——完整的产业链,又装着能借风的“新帆”——不断升级的技术,再加上航线越走越宽——多元的市场布局,就算遇到点急浪,也能稳稳当当往前开。

  完备的产业体系让出口有足够的底气。

  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在全球供应链面临冲击时,中国产业链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替代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为出口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让出口有足够的竞争力。

  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

  中国产品的创新底色更加鲜明,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量体裁衣”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如,对供电紧张地区,针对性研发了太阳能充电手机;对沙漠地貌较多的地区,推出了防沙尘、耐高温的发动机,得到了海外客户的点赞和好评。

  外贸“朋友圈”扩容让出口有足够的灵活性。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国不断扩大“朋友圈”,拉紧经贸合作纽带,大力提振企业信心,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上半年,中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

  2025年7月14日,上海港外贸码头出口集装箱堆积如山。

  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总结一句话,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出口在总量增长、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了变量可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三里河表示,中国积极果断统筹国际经贸斗争与国内经济发展,各地强化对外贸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虽然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下行,但凭借产品强大的竞争力、市场的多元化,外贸保持较强韧性。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下调了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全球贸易这盘棋不好下,但中国走出了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中国工厂、中国商家应变求新,正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制造”的招牌擦得更亮。

  (“三里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