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8 06:14:35 来源: 中国搜索
中新网兴安盟8月27日电 题:探访兴安盟的“生态账本”与“共富路径”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初秋时节,草木依旧葱郁。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探访兴安盟的“生态账本”与“共富路径”。
兴安盟地处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6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版图中,三分之一是草原、三分之一是森林、十分之一是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
近年来,当地通过开发森林草原食物、建设木本油料基地、开发林业碳汇等举措,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留白”变青绿
在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温湿的空气中夹杂着牧草的清香。翠绿的柠条、沙棘像星星一样镶嵌在沙地里,沙丘上,方方正正的草网格清晰可见,一排排绿油油的紫花苜蓿在“留白”的沙地上涌动着新的希望……
牧民满都拉不禁感叹:“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又回来了!”
“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至今,兴安盟全盟沙地由2020年的503万亩减少至目前的327万亩,三分之一沙地已得到有效治理。
2024年,兴安盟彻底歼灭5.9万亩裸露沙地,实现“全域无黄”。
在突泉县突泉镇护林员陈凤华华心里“管着这片山,看着它越来越绿,我心里踏实”。
近年来,兴安盟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目前全盟配备各级林长1700余人,护林员超万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该盟的森林覆盖率从2021年的26.08%提升至2024年的26.74%。
“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还能看到绿头鸭、赤麻鸭在水中游弋,我们在这里散步心情非常愉悦。”在乌兰浩特洮儿河生态休闲公园散步的市民于晓芹不禁感叹。
增绿又增金
在“兴安盟大米”主产区扎赉特旗,连片稻田翻涌绿浪,孕育着金秋丰年。肥沃的黑土地、适宜的气候条件、绿色纯净的农田环境,让兴安盟大米“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目前,兴安盟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740万亩,占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48.7%,“兴安盟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62.87亿元。
还有昔日的废弃矿坑,经石碴垫土、深坑蓄水等生态修复,碧水金沙变身“林间海滩”,如今成为乌兰浩特市高根营子嘎查的致富“金钥匙”。
在突泉县东风林场文冠果基地里,亩收入达万元的文冠果正在枝头摇曳。“嫩叶制茶、籽实榨油,青山从不亏待用心人!”基地负责人刘凤海道出致富密码。
卖绿不伤绿
兴安盟森林面积2076.6万亩、森林覆盖率26.74%,活立木蓄积0.58亿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森林碳汇资源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林草碳汇交易试点盟市和碳汇监测评估试点盟市。
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兴安盟在“先”和“闯”上寻求突破,做成了多笔碳汇“买卖”。2023年创新期货式交易方式,“6000亩人工林+64万亩草原”创收190万元;2024年,兴安盟与4家企业合作开发88万亩林业碳汇项目,正式进入林业碳汇全域开发的新阶段。
兴安盟林草局四级调研员王珏玮告诉记者,“兴安盟‘卖碳’已经赚了405万元。”
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氧心森林浴道、哈拉哈漂流公园……“东方小瑞士”阿尔山不断丰富的优质旅游产品、新兴旅游业态,让游客“来过还想来”。
多次来阿尔山游玩的黑龙江游客孙英义激情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从2006年起就‘锁死’阿尔山,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2024年,兴安盟接待游客2919.21万人次,同比增长28.80%,收入285.38亿元,同比增长40.91%。
兴安盟委书记苏和表示,兴安盟将持续提升发展的“含绿量”与“含金量”。让防沙林变“碳汇林”,让万千树苗串联起“生态账本”与“共富路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