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0 00:38:22 来源: 齐鲁晚报网
中新网怀化7月9日电 (付敬懿 杨长沛 石威远)从传统“边陲矿区”向湖南省级特色化工园区跃升,以湘黔边界的“跨省经济共同体”打造西部山区的“开放样本”……位于湖南省最西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近年来正以化工产业跃迁实现自身华丽蜕变,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县域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新路径。
地处湘黔交界的新晃县,是湖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湘黔铁路、沪昆高速贯穿全境,怀化国际陆港(新晃港)打通国际物流通道。这里重晶石储量达4.5亿吨,占全国储量60%以上,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钾长石储量9亿吨,右旋龙脑樟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独有。
新晃的工业基因最早可追溯至1644年,明末清初,酒店塘汞矿开启规模化开采,是中国三大汞都之一。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粗放式开发模式弊端集中爆发:重晶石资源长期以原矿形态贱卖,汞矿开采陷入“资源诅咒”陷阱,高耗能低效产业占比过高,产业链条缺失导致工业发展进展缓慢。
2008年,新晃启动建设产业园区开启转型之路,但初期发展数据揭示转型之艰,2012年园区入驻企业多停留在矿石粗加工阶段,“抱着金饭碗讨饭”的困境亟待突破。而毗邻的贵州大龙开发区凭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迅速崛起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材料产业高地。
2016年,新晃产业开发区升级为湖南省级工业集中区后,确立了“科技强链”战略,通过与中南大学相关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新晃重晶石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攻克低品位重晶石提纯、钡盐联产等技术难题,实现从“单一化工”到“创新驱动”。
同时,新晃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规划引领,制定详细的重晶石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围绕重晶石资源综合利用,打造集开采、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实现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发展迈进,形成区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2023年9月,湖南省级化工园区金印落定,为新晃产业开发区注入澎湃动能,开启其立足深厚钡化工根基,面向高端产业链的“二次创业”征程:钡系无机盐制造领域向精细化、专用化深度掘进;借力大(龙)新(晃)产业协作东风,新能源材料板块异军突起;在价值链高端,依托特色龙脑资源精深开发,推动中医药与高端日化原料产业蓬勃发展。
强龙头聚优势,2024年新晃产业开发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5.6%,亩均税收增速184%,实际使用外资增速2400%,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远高于湖南省级开发区平均水平,同年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57.43亿元,多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走出一条资源型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着眼未来,湖南新晃与贵州大龙打破省际边界壁垒,通过“规划同图、产业同频、设施同网”实现深度联动。新晃依托省级化工园区基础,聚焦新能源配套和锂电池回收;大龙以2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园为核心,年产值超300亿元。两地形成“材料生产-应用-回收”产业闭环,共建新时代大新经济协作示范园,推动基础设施、商贸物流、公共服务等一体化,成功激活省际边界经济增长极。
目前,湖南新晃与贵州大龙两地已建立起常态化会商协作机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实现公交线路跨省直达,公铁联运体系高效运转,G6512高速互通工程加速推进,跨区域供热供气网络逐步完善。在产业协同层面,双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领域,通过“后端研发+前端转化”的深度契合,构建起区域一体化产业链条。
其中,大龙经开区依托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与新晃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领域的专业化前端布局形成链式互补,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促成上下游产能联动与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产业集群的共生共融。
从“边陲矿区”到省级化工园区的跨越,折射出资源型县域“向科技要效益、向开放要空间”的突围逻辑;新晃化工的转型之路,是以科技创新破解资源依赖、以开放协同重塑产业格局的生动样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