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22:33:11 来源: 猫眼电影
中新网长春11月21日电 (记者 李彦国)由国际动画协会(ASIFA)指导的“动画无界·智绘未来”动漫创作交流周21日在吉林长春开幕,来自中国、芬兰、意大利、匈牙利等13个国家的动漫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等与会,交流分享创作经验。
如今,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等技术正在重构动画生产流程、重塑创作方法论,引发了动画行业关于创作主体性、艺术价值与产业生态的深层思辨。
11月21日,“动画无界·智绘未来”动漫创作交流周开幕。 李彦国 摄
一直以来,动画被业内人士视为“减法的艺术”,许多最初的艺术构思会在制作中层层流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片人王安忆表示,他们发现AI介入创作后会打破这一模式,在每一个创作步骤里面,AI能带给创作者新的思路和启发,形成了一种“加法”,这跟传统的动画制作形成了较大差异。
意大利动画、影视导演莫妮卡·曼加内利表示,现在的AI动画技术已发展到一定水准和高度,它不仅加快了场景和角色的制作流程,还在剧情走向和结局设定上起到辅助作用。但在作品中,人与AI的创作比例应如何分配,目前行业没有明确界定,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如果说过去的动画产业限于艺术和影视制作领域,那么未来的动画产业则可能拥有更广的应用空间。
国际动画协会理事会成员、副主席李中秋表示,如今的AI动画技术已经拓展到虚拟现实、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许多头部科技企业开展了关于动画技术的研究,可以说动画是与现今科技和世界发展趋势同步向前的。
交流周期间,与会人士还就“AI驱动下的动画产业生态变革”“赛事驱动下的动画创新实践”等议题展开研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