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充电”让“准教师”站稳讲台更有底气🍓

发布时间:2025-08-11 19:03:24 来源: 东方财富网

  

  “同学们,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去设计教学。”面对台下一众“准教师”,西南大学教授荣维东深入剖析,如何在教学中落实高考的题型变化和新教材内容编排的新理念。

  这些“准教师”是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这个暑假,他们用整整4周时间参加学校开设的暑期小学期课堂,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提前淬炼就业竞争力。

  走上讲台实战演练,是师范生提升教学能力的关键。自2023年起,安徽师范大学开始开设暑期小学期,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实施“靶向训练”,为师范生全方位“充电补能”。

  为此,安徽师范大学每年从全国80余所著名中学精心选聘教学名师担任特聘教授,全面强化师范生全学段教学能力培养。

  2023级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崔彤彤对此深有体会:“在试讲中,我大胆将多种思维图示融入设计,实现了认知和教学实践的新突破。”

  从教案撰写到试讲展示,再到名师针对板书设计、提问技巧的精准点评,在课后二次反思修改时,崔彤彤总能发现“教”与“学”之间的认知新盲区。

  “教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近距离指导,耐心又亲切,让我对站稳三尺讲台更有信心。”崔彤彤说。

  在暑期小学期里,每位同学都有大量机会走上讲台试讲。他们从最初的紧张生涩,逐渐变得自信从容,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对学生反应的应对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2023级地理科学(优师)专业学生秦岭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练习粉笔字书写,从字体的美观到板书内容的逻辑呈现,都反复琢磨。“作为地理师范生,我深刻体会到板书不仅是写字画画,更是空间思维的直观表达。”他说。

  “一笔一画勾勒山川河流、标注气候分区时,就是在脑海中构建、梳理地理格局。”秦岭在反复练习中明白,如何用最简洁的板图板画,把抽象的地理概念“立”在黑板上,“这些都将成为学生理解世界的清晰窗口”。

  正是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培养,参加完暑期小学期实训的该校2025届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就业中更有底气。据了解,截至7月初,该专业已有64人考取中学地理教师,较2024届提升5.5%。

  为了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安徽师范大学在暑期小学期实战性的技能指导中更注重分层培养。对于低年级师范生,学校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对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们,学校更加注重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应用。

  在即将大四的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杨希蕊看来,暑期小学期提供了一个与中学教学实际紧密对接的平台。这个暑假,她参与了基于新高考英语题型变化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深入分析了新高考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考查要求,并尝试将这些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分层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阶段师范生的发展需求,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搭建了阶梯。”杨希蕊说。

  不仅如此,结合暑期小学期,安徽师范大学还持续开展“金牌师范生”评定工作,通过激励机制甄别和表彰优秀师范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就业机遇。安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熊宇杰表示:“学校将持续优化小学期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加码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