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4 16:52:42 来源: 齐鲁晚报网
证监会出台23项务实举措回应社会关切——
全方位织密投资者权益保护网
资本市场关系千家万户,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更是重中之重。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为中小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
加强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监管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24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若干意见》应运而生。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若干意见》围绕强化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交易环境,提升行业机构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在发行上市环节,直击“炒新”风险。针对新股发行中定价机制不合理、锁定期短等易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研究试点对长期锁定投资者提高配售比例,并从严监管询价机构报价行为。同时,明确禁止承销、保荐等机构将收费与发行上市结果挂钩,从源头上引导理性定价,鼓励长期投资。
在交易监管环节,维护市场公平。《若干意见》强化了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监管,提高了程序化交易的透明度与监控标准,并严禁经纪机构为个别投资者提供特殊便利,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
在信息披露方面,提升披露质量。针对中小投资者的信息劣势,《若干意见》要求严格落实信息披露简明清晰、通俗易懂要求,健全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指引体系,加大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涉及的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督导力度,实现现场监管全覆盖。
严厉打击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违规减持、短线交易、利用自媒体传播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根源,加强打击可提升制度威慑、防止“割韭菜”。
退市是中小投资者损失易发的领域。对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矛盾、纠纷更为尖锐。《若干意见》进一步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若干意见》明确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下,相关主体须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督促主动退市公司提供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措施;配合人民法院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更好发挥特别代表人诉讼集约式化解纠纷的制度功能;更好发挥先行赔付制度作用,引导、督促相关主体及时有效赔偿投资者;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程序中接受投资者委托申报民事赔偿债权等方式,代表、支持中小投资者维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稳定,必须要牢牢抓住投资者权益这一核心要素。《若干意见》的发布,对于建设投资者友好型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祝惠春
来源:经济日报 🐇